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清代“四点金”古宅变身民居客栈

 

客人品茗叙谈。

“四点金”格局充满传统韵味。

寻常小巷里的明星客栈。

潮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该市的老城区,不少充满潮州特色的“四点金”古宅散布其间,但在经逾百年之后许多已破败不堪,或者已无人居住。虽然保护和传承的呼声甚高,但在风吹雨打中不少已逐渐湮没,让人扼腕叹息。近期,潮州一市民斥资百万,请来曾修复孙中山故居的古文物建筑队修缮其“四点金”祖屋,并将其改造为潮州老市区第一家具有清代风格的民居客栈。房主称,这并不是商业意义的投资,而是为了探索潮州古城旧宅的一种保护模式。

清代古宅成民居客栈

在潮州市牌坊街北段,狭窄的载阳巷并不起眼,前行数十米,一幢老式的宅子门前挂起一串红色的灯笼,着实让人眼前一亮,这里就是“大夫第客栈”了。客栈的八卦金漆木门和屋檐下的金漆花鸟木雕首先映入眼帘,木门额匾上镶金的“大夫第”透露出儒雅之气。大门半掩着,轻叩门环,客栈的主人笑脸相迎。步入其中,看见的正是具有潮汕特色的“四点金”建筑。

据客栈的主人廖奕铭向记者介绍,房子的建筑格局丝毫没有改变,都是传承下来的风格,整套住宅占地300多平米。上世纪“破四旧”时期,这座“大夫第”曾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这次为了修缮房屋,他找到了曾修复孙中山故居的古文物建筑队,希望能够修旧如旧,修复后倒也令人满意。整体建筑中的大部分工艺装饰均被复原,而且主要的建筑材料如房柱、墙板、屋梁等都是原来的构件。房子有前后两个天井,前厅是清朝时期的建筑,后厅则是民国早期加建的,两边的厢房改造成10间客房。举目四顾,可见前厅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屋脊、梁架、墙头、檐下等地方保留着清朝时期潮州建筑的原汁原味。记者端坐在大厅的酸枝木椅上,真有时光倒流的感觉。

只为传承潮州文化

廖奕铭告诉记者,目前在潮州古城里,清代风格的古宅子数量不少,特别是“义、兴、甲”等古巷,“大夫第”、“资政第”、“儒林第”云集,但如何保护却处境尴尬。他修宅设栈,正是想借此探索潮州古代民居保留传承的模式。

据记者了解,此前有学术研究机构受到当地有关部门委托,拟在潮州古城区划分出一个“民居客栈街区”,但这一设想却还未能付诸实施。“大夫第客栈”的出现,民间力量先行一步,此事在当地颇受关注。

引来游客细细品味

今年春节前夕,“大夫第客栈”开门迎客,不仅有外地游客陆续前来租住,不少本地市民也慕名过来参观。同市内大大小小的宾馆酒楼相比,这里虽少了富丽堂皇,却更显精致典雅;这里谈不上气派时尚,但能感受到古韵悠长。记者日前在此采访时,正逢一个摄影团队包租了客栈。

一名租客告诉记者,潮州风格的民居客栈很有特点,这个客栈就坐落在热闹的居民区中,一出门就能看到上学的孩子,上班的市民,沿街的小摊贩,充满了生活气息。对比其他古城人为规划出来的客栈,这里显得更为真实,更有生活气息。

名词解释

四点金

“四点金”是潮俗独特的村居旧时只有殷富显达的家庭才能建造。“四点金”建筑格局有点像北京的四合院。外围一般有围墙围墙内打阳埕凿水井;大门左右两侧有“壁肚”;一进门就是前厅两边的房间叫前房;进而是空旷的天井两边各有一房间一间作为厨房称为“八尺房”;另一间作为柴草房一般称为“厝手房”;天井后边为大厅两边各有一个大房。(佰都)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吴绪山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情感喜剧:野蛮婆婆俏媳妇(第一集)

潮汕爆笑喜剧:水鸡行运-2011贺岁片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