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万人3年后将告别涝灾
昨天上午,潮安人民盼望已久的内洋南总干涝区挡潮排涝整治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据介绍,内洋南总干涝区整治工程是一宗以挡潮、排涝、灌溉为主,兼以航运等综合性功能的跨市水利工程,集雨面积136.78km2,排涝面积14.4万亩,涉及人口近50万,耕地8.44万亩,乡镇企业数千家。涝区排涝系统由大港河、西港河、南总干渠、四条分干渠及相当数量的二、三级支渠组成,渠总长约72.085 公里,其中潮安县境内河段长约60公里,涉及庵埠、东凤、彩塘、龙湖、金石等五镇。多年来,由于原排涝渠系老化、淤塞,涝区内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造成径流量显着增大,加上区域内的天然水体面积逐年减少,内洋南总干排涝能力变得非常薄弱,造成内洋地区涝灾频繁发生,给涝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据了解,潮安县内洋南总干涝区挡潮排涝整治工程总投资2.73亿元,省一次性补助1.91亿元,缺口资金由地方自筹解决。工程设计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265.76mm)所产生的径流量二天排干。工程建设计划分三期实施,第一期工程主要实施南总干渠、南三干渠、大港河、西港河及相应构筑物的建设,整治渠长25.342公里;第二期工程主要实施南二干渠、南二干东支、南二干西支及相应跨渠桥梁的建设,整治渠长18.975公里;第三期工程主要实施南一干渠、桑浦山支流、南四干渠及相应跨渠构筑物的建设,整治渠长15.753公里。按计划安排工程三年完成建设任务,于2013年底具备防洪排涝抗灾能力,其中今年年底前要确保完成一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