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学跨越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今年是汕尾市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现“五年大变化”目标的最后一年。按照今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总体思路,做好全市今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求把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的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上来,把全市干群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科学跨越发展,建设幸福汕尾”的伟大实践和争当全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排头兵的新定位上来,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舆论氛围,为实现科学跨越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着力营造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氛围
今年,汕尾市着眼主流媒体,大力宣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八次全会、汪洋同志参加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汕尾代表团讨论时的讲话精神和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组织开展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新闻宣传活动,以“区域协调发展看汕尾”为主题,组织开展“十大主流媒体聚焦汕尾” 、“十大网络媒体连线汕尾”等新闻宣传活动,做好解读创办深汕特别合作区,争当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排头兵的宣传工作,积极向外宣传汕尾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科学跨越发展的新变化、新成就。突出抓好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宣传,积极邀请中央、省和境内外媒体参加采访报道,多渠道、多手段、多形式宣传省委、省政府关于设立深汕特别合作区的重大决策,进一步提高深汕特别合作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舆论引导工作,切实做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以第四届粤东侨博会在汕尾市举行为契机,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到汕尾投资兴业,推动汕尾市新一轮投资引商热潮。突出做好村村响调频广播工程建设,要在6月份前完成全市3000个自然村安装8000只户外调频音箱的任务,确保市委市政府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
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工作
围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标兵”的主题,大力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八大活动”。要加强和改进全市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宣传和普及,继续办好“汕尾学习论坛”、“汕尾讲坛”、“岭南大讲坛”,进一步扩大理论宣传的覆盖面。加快推进“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建设,积极开展送理论、送政策、送法律、送文化、送科技、送卫生下基层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势引导农民群众多学习,多读书。
精心组织重大教育宣传活动,唱响时代主旋律
今年是建党90周年。汕尾市将组织好建党90周年宣传教育活动以及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的宣传工作,举办“红色印象”纪念建党9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创作展览活动、纪念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理论研讨会、“党在我心中”纪念建党9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建党90周年歌曲征集及演唱活动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新闻媒体宣传,营造歌颂喜庆的文化氛围,大力进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以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大力繁荣文艺创作,紧紧围绕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等活动,组织创作一批革命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争取在“五个一”工程上有所突破。加大对文艺创作的扶持力度以及对文艺人才队伍培养的力度,广泛开展国民艺术教育普及活动,提高群众文艺素养。
抓好文化强市规划纲要实施,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
通过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意识和效率,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完成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市电影公司以及市、县(市、区)新华书店按要求在第一季度完成转制任务,县电影公司在年底完成转制任务。深化广播电视体制改革,打造强势频道和品牌节目。要加快推进面向基层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继续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建设工程、20户以下“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重点推进中国(汕尾)民间文化艺术馆和市图书馆扩建工程的建设,确保在6月底前完成海陆丰历史文化丛书的编纂工作,并出版发行。力争在2013年实现省提出的“市、县有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镇有文化站,村(社区)有文化室,广播电视和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村通”的目标。采取措施,着力推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保护开发好汕尾市各领域特色资源,形成一村一品牌、一地一特色的汕尾民间文化品牌格局。
推进公民道德教育与精神文明创建,全面提升城乡文明程度
通过深入开展以“感恩、责任、公益”为主题的“增强社会责任感、做现代文明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及以“爱国守法、诚信汕尾”为主题诚信教育活动,进一步树立汕尾人的良好形象,为全面提升城乡文明程度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要着力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强化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上下功夫,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组织协调机制。要继续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抓好海丰文明县城创建工作,抓好以陆丰为重点的文明信用村、信用户,以陆河为重点的生态文明村,以城区为重点的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力争到2013年,海丰县成为汕尾市首个广东省文明县城,到2015年,力争把汕尾市建设成为广东省文明城市,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