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完善道路交通设施加快路网规划建设

据统计,目前潮州市机动车拥有量已超过55万辆,而且每年以大约3.3万辆的速度在增加,由此带来的交通压力与日俱增,市区交通堵塞问题日益严重。有市政协委员建议,要完善道路交通设施,加快市区路网规划建设,真正解决好市民“出行难”问题。

市政协委员吴森文经过多次的路面调查后发现,缓解交通拥堵目前最快捷有效的方法是对交通信号灯和十字路口进行调整改造。他建议,要根据交通高峰期和非高峰期设置红绿灯时长,同时对潮州大道等中间设有绿化隔离带和渠化车道的路口,拆除约十米左右的绿化隔离带,并将左转弯车道及停车线相应退后。“这可以避免左转弯因为行车速度比较慢,一些车停到直行车道来,占用直行车道的问题,另外,退后有一个好处,就是增大车辆的转弯半径,使左转弯车道的左转车辆或者掉头车辆容易通过。”吴森文对记者说。

优先发展公交事业也是解决交通堵塞的办法之一。市政协委员沈寒晖认为,公交车占用资源较少,运载能力较强,相比其他交通工具能有效缓解交通压力。但目前,市区大约有100辆公交车运营于17条公交线路上,远低于交通部颁布的每万人10至12.5辆的标准。而据有关部门去年10月的一次随机调查显示,市区公交车最长等待时间有的达到30分钟。 

“虽然目前公交车上座率并不高,但这并不是说公交车太多了,而恰恰是因为公交车发班密度太小,降低了市民乘车的意愿。”沈寒晖建议,应加大对公交车的投入,新购进一批公交车,并提高公交车发班密度,提高市民对公交车的乘坐意愿,以此来缓解交通压力。

市政协委员陈楚霖认为,导致目前交通堵塞的原因在于道路交通建设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他向记者展示了两张潮州大道的照片,一张拍摄于1992年,初建成的潮州大道路面宽阔,曾被戏称为“飞机场跑道”,另一张则是最近拍摄的,潮州大道早已淹没在两旁的高楼大厦和滚滚车流中。20年过去了,双向6车道的潮州大道依然是市区最宽阔的道路,而它承担的交通压力却成倍增长。“首先要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当务之急要贯通枫溪车头、绿榕南路等道路。从今后长远治本来考虑,还有城市规划方面,也要有一点合理超前的意识,通盘来考虑,布局好了,这样才能从治本上来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陈楚霖说。

城市规划布局也引起了市政协委员丁文雄的关注。最近几年,市区房地产开发火爆,有时几个大型楼盘同时出现在同一地段,原有的道路自然难以承受剧增的人流车流。“大部分高楼、住宅区都是在老市区、中心区,塞车的现象肯定严重”。丁文雄认为,解决的根本之策,还在于拓展城市发展的空间。他建议潮州推进一江两岸的战略还是要尽快实行,才能缓解潮州整个市区的塞车现象。同时,要尽快打通外环北路、绿榕西路,加快建设潮州大桥,使市区路网的交通疏导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来源:潮州日报   责任编辑:郑健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超级招聘

潮汕搞笑短剧:三个妻哥伯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