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潮州市政协委员呼吁:规范择校行为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近日,一些潮州市政协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呼吁:要规范择校行为,促进教育事业的公平发展。

近几年,一到开学前夕,为了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找关系、递条子,甚至不惜重金在学校附近购置房产,家长们可谓是绞尽脑汁、各显神通。“优质学校有的班级招生人数已达到七八十人,其中接近三分之二的人是择校生。”市政协委员曾洁华告诉记者。

择校热在潮州愈演愈烈,甚至出现了公开叫卖学位条子的现象。择校风直接导致中小学校招生出现结构性矛盾,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生源无序地向名牌学校流动,使得一些“名校”越办越大,而薄弱学校则因生源流失陷入困境,越办越弱。“一些学校不但生源逐渐减少,甚至关门,而所谓优质学校人满为患,挤不进去。”市政协委员钟让说。他们认为,择校热凸显的是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制止入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保证义务教育的公平性。钟让委员建议,要有严明的纪律,可行的、切实的措施,要有一个领导小组来监督招生过程,解决招生过程产生的问题。曾洁华委员则认为应该严格控制优质学校择校生的比例,争取每学年择校生人数不能超过25%,而且逐年降低这个比例,来改变名校大校大班而薄弱学校生源缺乏这种尴尬现象。

市政协委员柯泓认为,引发择校热的根源在于学校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存在差距,学校发展不均衡,其实质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优质学位供不应求。因此,解决择校问题,必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他建议,一方面要加强招生和收费管理,规范招生秩序,维护教育公平,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调整学校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规范化学校的建设,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市政协委员吴少龙则认为,在总体教育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欠发达地区想增加教育投入实在有困难,必须引导社会力量投入教育。民办教育在办学模式上有其独特优势,在人事管理上更加灵活自主,教学质量同样能与公办学校媲美。目前,广东民办教育规模在全国排名第一,但主要集中在珠三角,粤东民办教育发展水平在全省仍然靠后。“只要更新观念,正面引导,充分发挥优秀企业家的热情,我们也能把民办教育做好、做强、做大,使优质学位得到均衡,扩大优质学位,缓解择校热。”吴少龙对记者说。

来源:潮州日报   责任编辑:郑健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语动作电影:孤胆少年(全集百度影音)

潮汕爆笑短剧:疑难杂症-2010贺岁片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