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一手“灯笼字” 引来香港客

闹元宵,自然少不了“游灯”。记者元宵前夕在“灯笼村”澄海隆都镇前美村采访时发现,一提起“写灯笼”,村里的人都说找“景成”。这家人有啥过硬“功夫”?记者前往一探究竟。

前美村从事手工灯笼制作的有十几户,而专门从事“写灯笼”的仅有“景成”这一户。“景成”是前美村“写灯笼”的老字号,传到现在已是第四代。记者来到现场看到,46岁的第四代传人陈悦南与妻子正忙碌着,他负责“写灯笼”,妻子则给灯笼漆上桐油。从二十几岁开始跟随父亲学“写灯笼”,陈悦南经过二十年的磨练,已练出了“真功夫”,写的“灯笼字”又快又漂亮。只见他左手握住灯笼脚,右手握紧毛笔,笔锋顺行,灯笼逆向转动,不到几分钟,“财丁兴旺”四个大字跃然纸上。娴熟的手法令人惊叹。

“制作手工灯笼有多道工序,包括编灯笼胚、糊灯笼纸、写灯笼、漆桐油等。”陈悦南边干活边与记者聊起来。他介绍说,“写灯笼”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难的工序。既要求有深厚的书法功底,还须讲究技巧,才能在灯笼球面上挥笔自如。虽然村里有些制作灯笼的艺人自己也挥毫涂丹,但仅有他们家“写灯笼”这门手艺是祖传的,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由于“灯笼字”写得漂亮,四乡六里的乡亲都慕名前来购买。不仅是附近的村民,汕头市区、澄海、潮州等地也有不少人慕名前来,还有香港人专门托亲戚到此购买“景成”灯笼。陈悦南告诉记者,他从其他灯笼户那里买来灯笼胚,再自己糊上印有“景成”二字的灯笼纸。每年正月,是最忙的时候,夫妻俩从腊月到正月一共要赶制一千多个大布灯笼。

~~~~~~~~~~~~~~~~~~~~~~~~~~

汕头竹制灯笼迎佳节

 

 

2月16日,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的灯笼制作艺人陈周茂在家中制作灯笼。

近日,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村民制作传统手工竹制灯笼迎接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在潮汕方言中,“灯”与“丁”,“竹”与“德”同音,所以竹子做的灯笼代表了“财丁兴旺”“德泽绵长”的寓意。每年除夕夜开始,潮汕乡村各家各户乃至祠堂庙宇都有挂灯笼祈福的习俗。(新华社发)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蔡晓丹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爆笑喜剧:西游记(第四集)

潮汕搞笑短剧:包二奶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