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侨区糕饼格外香

春节期间,侨区的四乡六里,无不飘逸着糕饼的香甜美味。在华侨管理区生活的印尼归侨们,家家户户都喜欢做“能达”、千层糕、火筒卷、鸡蛋饼、蜜蜂窝等糕饼类食品。这一习俗,从华侨农场建立开始便一直延续至今。

以往春节,侨民们自制糕饼,除了香料和模具是印尼货外,其余的如面、奶、糖等都是本地产品。糕饼脱模后,便放入锅鼎,用木炭焙烤。这种传统手工制作的糕饼,色香味俱全。如今,许多侨民尤其是年轻一代的侨民,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年都不愿自己做年糕了,这是因为市场上有得买。自家做糕饼的少了,自然就催生了印尼糕饼在当地的市场。

印尼归侨林丽芝是制作印尼过年糕饼工艺的传承人之一。她看到了糕饼的市场潜力后,与当兵出生的丈夫一起干起制作印尼过年糕饼的生意。他们用料精良,制作“够工”,不久就铸就了“印尼风味”糕饼的品牌,生产的产品如今已成为侨区的重点特色产品之一。每年春节,林丽芝家生产的糕饼,供不应求。据她丈夫介绍,就连广州、深圳、珠海、惠州和香港等地客户,都不时前来订货,生意十分红火。据悉,象林丽芝这样制作手法比较娴熟的人,过去用炭火焙烤千层糕,工序繁琐,一天也做不了几个,现在她用远红外线遥控自动控制封箱炉焙烤,一天可做200余个千层糕。

如今的侨民制作印尼过年糕饼,都已经改炭火、锅鼎焙烤为电磁炉焙烤了,条件好的家庭还用上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搅拌机(搅拌馅料)、焙烤炉。

制作工具改进了,糕饼馅料也跟着更新“升级”。以前印尼千层糕配料只有粗面、猪油、可可和印尼香料等,现在改为精面,增加了牛油、牛奶等高级配料。难怪我们未进侨民家,便闻到浓浓的千层糕香味了。

来源:汕尾日报   责任编辑:洪广凭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故事剧:咸蒜头卖仔(第三集)

潮汕搞笑短剧:卖走仔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