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慕名来到华侨管理区,在侨办负责人的陪同下,走进了印尼归侨黄少玉老伯的新家。黄伯的老伴和女儿女婿及其孙子正在忙着制作糕饼,于是我们的话题就从糕饼谈起。
春节,印尼归侨人做糕点,就象海陆丰风俗蒸甜@一样重要,为的就是图个新年甜甜蜜蜜,大吉大利。据黄伯介绍,他家已经好些年没动手做年糕饼了,都是买的。今年,他乔迁新居,女婿女儿和外孙女也回家过年,自己又刚刚退休,于是,不管怎么忙碌,也要动手做点印尼风味的糕点,过个舒心年,说这话时,黄伯脸上绽开了一朵花。
黄伯的女婿是中山人,首次回岳父家过年,看到老岳父家今年要自做印尼语叫“能达”的年糕,他自告奋勇当主角。记者见他左手紧握一节铁筒,右手使劲挤压,以为他在打气球,仔细看后才知道,他正在忙着做“能达”。原来铁筒是制作“能达”的模具。他告诉记者,之前从未摸过这玩意,看到岳母做了,我就接过来做,感觉颇新鲜的。黄伯的老伴告诉记者,做“能达”用力挤压时要均匀,由面粉、鸡蛋、牛奶、油、糖等原料合成的面料,搅拌时,要用掌心大力拍打一下,凹陷的地方能马上弹回原状,才算合格,才可以将其装进模具,用力慢慢地挤压;然后,将其送进烤炉烤上五分钟,便香甜酥脆可口,象征着来年吉祥如意的“能达”就这样出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