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隆重开幕

1月22日上午9时,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世纪大会堂隆重开幕。大会由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欧广源主持。省长黄华华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大会的执行主席是:欧广源、钟阳胜、谢强华、王宁生、邓维龙、陈用志、陈小川、崔健。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省政协主席黄龙云,省委、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同志朱明国、朱小丹、肖志恒、辛荣国、王荣、李玉妹、林雄、梁伟发、周镇宏、徐少华、张广宁、雷于蓝、宋海、佟星、林木声、刘昆、招玉芳、李容根、梁国聚、汤炳权、王章、周天鸿、姚志彬、温兰子、温思美、徐尚武;省法院、省检察院主要负责同志;全国人大有关专委会负责同志;广州、深圳市负责同志;驻粤部队和省武警总队有关领导同志等,以及大会主席团其他成员。出席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列席大会。

以戎铁文为团长,郑雁雄、林义君为副团长的汕尾代表团共有26名省十一届人大代表出席本次大会,同时,汕尾市有3名全国人大代表、2名县(市、区)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列席大会。

黄华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了“十一五”时期的工作情况,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他说,“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的五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超强台风、特大暴雨洪涝、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和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省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大力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扎扎实实惠民生,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办妥了一系列难事,在科学发展轨道上迈出新的可喜步伐。2010年和“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2010年我省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预计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456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是2005年22557亿元的2倍,先后超过新加坡、香港和台湾。人均生产总值达46990元,折合近7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地区行列,在2007年提前三年实现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

关于“十二五”时期的目标和任务,黄华华在报告中说,“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抓住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核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自主创新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战略、和谐共享战略,全面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推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朝着建设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的目标迈出重大步伐,真正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显着进展,社会软实力显着提升,民生福祉显着改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日益完善。

黄华华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核心,深入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坚持科学发展、先行先试,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突出促进转型、改善民生、深化改革三个重点,切实加强文化建设,努力发展社会事业,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2011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人均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进出口总额增长7.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46%;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提高到1.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计划。综观国内外形势,我省既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总体上仍处于推动科学发展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经济结构进入大调整阶段,新一轮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社会政治大局稳定;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雄厚经济实力、产业基础、市场优势和成功经验,这都为下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和环境。但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复苏曲折复杂,贸易保护主义继续升温;我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宏观经济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内区域竞争合作呈现新格局,我省原有优势逐渐弱化。我们要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着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奋发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来源:汕尾日报   责任编辑:陈炎雄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故事剧:唐伯元故事(全场)

李老三生鬼仔(大结局)第十四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