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员在观看比赛实况录像。
一块块沉甸甸的纪念牌,是队员们参赛的见证。
都是当地农民,每天坚持长跑锻炼身体
自发组织训练,参加厦门国际马拉松赛获奖
近段时间来,在饶平县石壁山后的一条山路上,经常有一群人在进行长跑训练,让人觉得奇怪的是,这群人并非职业的运动员,而是一群地道的大澳村农民,他们凭着对长跑运动的热爱,不仅自发组织训练,而且还参加了今年1月2日在厦门举行的国际马拉松赛,其中一名队员还获得了女子10公里冠军。他们究竟是如何爱上这项运动的呢?
近日,记者来到饶平县大澳村采访了这群以长跑为健身方式的“体育达人”,在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已经有50多岁,最小的只有10多岁。这群人年龄差距这么大,怎么会聚在一起训练呢?事情还得从2个多月前说起……
村民去参加国际赛事
不是闹笑话吗
去年10月上旬的一天,大澳村几个村民聚在一起喝茶聊天,村支部书记郑臣如说起2006年他参加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难忘经历,大家听了心里都痒痒的,说要是能去看一下该多好啊。郑臣如突然灵感一发,对大家提议,“我们组织一些村民进行长跑训练,2个月后去参赛吧。”大家一听,都觉得这个提议很不错,大澳村以前出过很多体育人才,村里不少村民每天早晨都有跑步健身的习惯。村民郑程光说,“那次聊天后不久,郑书记就和我们几个人一起每天坚持长跑训练。”
最开始聚在一起训练的只有5个村民。听到村里要组队去参加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一些村民很不理解,他们在背后议论纷纷。“平时跑步健身最多也就是跑10多公里,马拉松赛程全长40多公里,去参赛能坚持跑到最后吗?”“有闲功夫不去干活,做这种比赛训练不是很浪费时间吗?”“厦门马拉松是国际赛事,几个村民去参赛,不是去闹笑话吗?”郑程光向记者转述了当时训练队员听到的各种质疑声音。
每天早起训练2小时
在一片质疑声中,5名备战马拉松赛的村民每天坚持长跑训练,并请来长跑教练做指导。“教练指导增强了我们参赛的信心,我们几个人的干劲更足了。”郑程光说,村民平时要从事养殖等生产活动,只能挤时间参加训练。每天凌晨5点多,天刚蒙蒙亮,他们就起床,一次训练一般要进行2个多小时。郑程光告诉记者,“训练的时候,每天都坚持长跑20多公里,半个月组织一次远距离长跑,有时候从大澳村开始,跑步到20多公里外的福建省诏安县。”远距离长跑很辛苦,但他们觉得很值得。村民郑安好说,“有一次我们沿着石壁山后的山路跑到联饶镇,来回共40多公里,花了3个多钟头才回到村里。40多公里的长跑大家都能坚持到最后,我们参赛的信心也更足了。”
离比赛的时间越来越近,备战马拉松赛的村民人数在慢慢增加,邱朝明是饶平县G洲镇人,他听到大澳村组队参加马拉松赛的消息后也加入一起训练。刚退伍回来的大澳村村民郑浩杰也加入了队伍,渐渐地,队伍的人数从开始的5个人增加到10人,除邱朝明外其他9人都是大澳村村民。
运动带来健康和快乐
经过了2个多月的训练,1月2日这群“体育达人”参加了2011建发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年龄最小的郑秋娜以52分51秒的成绩获得女子10公里冠军。除郑秋娜外,3名大澳村村民参加了半程马拉松赛,另外5名村民参加了挑战人体体能极限的全程马拉松赛,赛程全长42.195公里,他们都坚持跑到了终点。
这次参赛,大澳村村民不仅收获让他们感到自豪的参赛经历,也感受到运动带给他们健康和快乐。“长跑锻炼对身体健康很有好处,我们现在很少感冒,每天长跑可以改善睡眠质量,我们晚上都睡得很香。”郑程光说,“参加训练后我的啤酒肚越来越小了,我原来裤子要穿36码,现在只要穿33、34码。”村民郑道团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做了理疗等治疗都没有多大效果,他对记者说,“坚持一段时间长跑锻炼后,我感觉比做治疗的效果还好,现在腰部很少痛了。”
村里体育氛围
越来越浓厚
“这次组织村民进行长跑训练备战马拉松赛,就是想借此发动更多村民来参加体育锻炼,营造出良好的体育健身氛围。”郑臣如告诉记者,“在这次训练参赛的影响下,很多村民开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现在每天早上都有很多村民到文化公园打太极拳、跳健身操,进行跑步锻炼等,村里体育氛围越来越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