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罗映平:弃商从政为家乡谋发展

他,从一个商海驰骋的老板,到家乡当起了每月工资几百元的平民村官;为了家乡的发展,他毅然放弃大都市的繁华生活,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奋力拼搏,埋头工作,把一个上世纪90年代家家还在点煤油灯的偏远小村庄,发展到今天村庄旧貌换新颜。他,就是普宁市南径镇东门村党支部书记罗映平。

为了家乡的发展,从大城市回归农村

罗映平是改革开放之初东门村最先走出去“掘金”的人之一。为了摆脱贫困,他乘改革开放的春风,到深圳谋求发展。几经艰辛打拼,终于事业有成,如今,从事防盗监控器材生产、销售的他,生意遍布深圳、成都等各大城市。

东门村是南径镇南径村辖下的一个自然村,人口只有3270人,由于种种原因,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发展热潮里,该村的步伐落后于邻近村庄,直至1996年以前,当周边村庄都通了电,该村农户还在用着昏暗的煤油灯。面对周边乡村的蓬勃发展,东门村怎么办?谁能扛起东门村脱贫致富的大旗?南径镇、村的领导以及东门村的乡亲们深思熟虑后,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罗映平身上。他经商多年,有致富头脑,且觉悟高、人品好,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如果罗映平回村主持工作,肯定能够带领全村打开新局面。于是,许多人力邀罗映平回家乡挑起这副“重担”。

一边是家乡父老乡亲的期盼、镇村领导的诚意邀请,一边是公司繁忙的业务、蒸蒸日上的业绩,罗映平毅然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放弃了大都市的繁华生活,将生意交给妻儿打理,从大城市回归乡村,一心扑在家乡的建设上。这一干,就是十几年。

大兴基础设施建设,为村民办实事好事

1996年,罗映平走马上任,负责东门村的村政工作。上任伊始,他即团结村“两委”一班人,加强自身建设,使班子做到廉洁从政,奋发有为;同时,大兴基础设施建设,为村民办实事好事。

近年来,在罗映平的带领下,东门村采取“上级补一点、村集体挤一点、村民自筹一点、热心人士捐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上马了一批基础设施、村政工程。罗映平上任当年,该村就解决了通电的问题,村民从此告别了煤油灯时代;建设自来水供水管网,解决了村民的生活用水问题,使该村成为南径镇第二个饮上自来水的村;整治村容村貌,填埋村里旧厕池300多座,建设公共厕所;拓宽村道并全面实现水泥化,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积极发动乡贤捐款,多方筹集资金,先后筹资170多万元建设东门学校新校舍,配套电脑室、音乐室、图书室等各种设施,大大改善村的办学环境,提升教学质量;针对村原来办公环境简陋的现状,投资近100万元,建设村办公楼,改善村办公环境……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建设摆在人们眼前,为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这个曾经落后的村庄重新焕发青春和活力,村“两委”干部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罗映平也于2002年当选为东门村党支部书记。

拓展思路招商引资,带领村民致富奔康

东门村村集体经济薄弱,罗映平刚上任时,村集体账户里只有500多元。如何以区区几百元,来撬动东门村经济发展、脱贫奔富的大事业?罗映平和村“两委”干部拓展思路,大胆创新经营理念,积极发掘潜力,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奔康。

该村根据当地农民蔬菜生产经验丰富、民间蔬菜集市贸易活跃的实际,紧紧围绕“菜”字做起了文章:合理调整土地布局和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蔬菜的种植;投入资金10多万元,修筑了一条长1公里的引水渠,从附近的南洋溪引水,解决了村里200多亩旱地的用水灌溉,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无工不富”,罗映平和村“两委”干部深刻认识到要使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必须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因此,该村在稳抓农业生产的同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优化发展环境,吸引了一批企业到该村投资置业。目前,已有26家企业在该村落户,其中不乏锦联电子厂等外资企业。这些企业不仅解决了该村以及毗邻乡村大批富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而且为东门村带来极大的收益,壮大了该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值得一提的是,在引进企业到东门村投资置业之初,该村都跟企业签订协议,每5年签订1次合同,村里的土地只租不卖。在当时政策比较宽松的情况下,部分村民对这一只收取一点租金而不一次性卖地获取巨大收益的举动表示不解,罗映平对此却是这般打算:“如果急功近利卖地也可以,村里确实能获取较大的眼前利益,等到无地可卖时,大不了我拍拍屁股回深圳做生意去。但这样做的话,村里就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在他和村“两委”的坚持下,该村至今只向企业提供土地出租,在每年为村集体带来几十万元租金收入的同时,也为该村今后的发展留下了空间。

十几年来,在罗映平和村“两委”干部的奋力拼搏下,东门村的腰包“鼓”了,村集体账户从十几年前的几百元变成如今的几百万元。与此同时,该村却不忘做好民生工作:关注弱势群体,积极开展贫困户帮扶工作;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集体连年出资为村民支付合作医疗参保费用,村民参保率达到100%;建设治安监控中心,在全村每一个路口和重要地段安装监控设备,从而有效地加大了治安防范力度,确保了全村社会治安秩序保持长期稳定。

村集体腰包“鼓”了,罗映平却因为一心扑在村政工作上,兼顾自家生意的时间少了,因此错失了不少赚大钱的机会。但罗映平无怨无悔,他觉得,人一辈子除了追求财富以外,也应该追求点精神的东西。村子穷,个人再富也不能光荣到哪里去。为了上级领导和乡亲们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他将继续领着乡亲们一起在致富奔康的道路上执着追求。

罗映平在察看农田水利设施。

来源:揭阳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晓生 邢晓荣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李老三生鬼仔(大结局)第十四集

潮汕搞笑短剧:好戏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