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郭乐平:为人慈善 古道热肠

2010年12月4日至12日,盛大的广州2010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在神州大地隆重举行,在660名火炬手中,有一位身材健壮、神采奕奕的中年人,他就是祖籍揭西的郭乐平先生。

郭乐平先生现旅居北京,他是一位为人慈善、笑口常开的实干家,现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庆新技术开发中心主任、揭阳市归国华侨联合会顾问。

艰苦创业 苦心经营

郭乐平出生于揭西县塔头镇潭溪村的一个侨属农民家庭,1974年初中毕业后来到广东省东莞庄果农场联建队担任业务员。他对工作产生了浓厚兴趣,一边虚心请教老师傅,一边刻苦研究科学知识。1983年他调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广东办事处属下单位广东庆福事务处发展部,从事属下农场的农业及农业技术管理。他坚持走农业产业化经营路子,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着重开发主导产品(龙眼、荔枝),实现产、供、销及种、养、加工、贸易一体化经营,在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等方面探索建立了一条适合农场快速发展的新路子。他带领职工一心一意抓好企业管理,注重市场营销策划,建立现代市场营销理念,在服务、公关、信誉、企业文化等方面多下功夫,使农场业务发展快,企业经济效益一年比一年好。当企业有了一定经济实力之后,他积极抓好农场基础设施建设,为职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不断改善职工福利待遇,凝聚企业员工之心,激发员工热爱企业的激情。

1998年,郭乐平被提任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庆新技术开发中心党支部书记兼中国宋庆龄直属国有企业清远发展部主任。他依法依规理顺产权关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防范国有资产运营风险,使国有资产以较大幅度增值,使资源得到较好利用、开发和保护。在土地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倾注了一腔心血。经过多年艰苦创业,清远发展部将属下一片荒芜之地变成了集工业、农业于一体的创业基地,现已初具规模,发展态势良好。附近不少农民因掌握先进种养技术而脱贫致富,社会效益显着,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社会福利事业做出了贡献。

郭乐平先生十分热心社团活动,当家乡人来到北京办事时,只要他能做到的,他均给予热情帮助,受到了旅居北京的潮人一致好评,被推选为北京潮人海外联谊会揭西分会会长。2004年,郭乐平受聘请担任市侨联顾问。他十分投入于家乡的侨联工作之中,积极为市侨联办好事实事。当市侨联主要领导到北京办事时,郭乐平总是热情地给予帮助,成为一名出色的“编外侨务工作者”。

喜欢结交平民朋友

郭乐平从一个农民的孩子,成长为一位司(局)级干部,按潮汕人的说法,是“发达”了。“发达”之后,郭乐平却丝毫没有一点儿发达的样子。

市觉世慈善福利会有一群老人,他们数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做好事:访贫问苦、救死扶伤、造桥修路等,为揭阳市的慈善福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3年前,获悉这群平凡老人的不平凡事迹之后,郭乐平趁回揭阳探亲的机会,走进了位于榕城中山街道史巷的市觉世慈善福利会,与这群老人拉起了家常,并和老人们一起吃了一顿农家菜。后来,老人们经多方了解,才知道郭乐平此时已是司(局)级干部。“真想不到,他的地位是这么高,却没有一点官架子,谈话时没有一点官腔,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咱们真佩服他!”老人们无不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

从此以后,每当郭乐平回揭阳,总一定要到市觉世慈善福利会看望这群老人,并与他们结成了好朋友。当有人问及他为何如此尊重这群老人时,他动情地说:“市觉世慈善福利会的老人们数十年如一日做公益事业,任劳任怨,没有一分钱报酬,他们的善举,正是和谐社会应该大力倡导的壮举,这样的人不尊重,还有谁更值得尊重?”

郭乐平对揭阳的慈善福利事业不仅关心,而且不断慷慨解囊。他自己的生活十分俭朴,却将节省、积累的资金委托市觉世慈善福利会用于扶贫助学、助老敬老等慈善活动。他默默无闻地为揭阳市的社会福利事业服务,却从不声扬。为了更好地服务揭阳市乃至全省的慈善福利事业,今年初,他联络部分潮人乡贤及企业家,经省民政厅注册批准,在广州成立了广东省民福慈善基金会。

有好几次,有些部门领导获悉郭乐平回到揭阳,想宴请他,但却被他婉言谢绝了,因为他不喜欢讲排场,更不喜欢经常出入星级酒店,他宁愿与几个平民朋友一起,找一个相对僻静的食店,蒸几条惠来神泉港的海鲜,加上几碟揭西小食,再配上一席潮汕方言,朋友间无话不谈,流露的均是肺腑之言,没有矫揉造作之辞,没有违心附和之语,其情融融,不亦乐呼!

一般来说,当一个人富贵以后,往往容易把以前的平民朋友遗忘,或者刻意回避往昔的平民朋友。而郭乐平却刚好相反,他在富贵以后,却十分乐意结交新的平民朋友,无论是教师、公务员或农民,只要有缘与他相识,他都真情相待,敬之如宾。郭乐平此举,被知情者传为佳话。

心系桑梓 热心公益

潭溪村是揭西县塔头镇的一个纯农村庄,民风淳朴,乡风文明。因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再加土地比较贫瘠,村里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部分群众生活水平比较低。郭乐平总是惦记着父老乡亲,特别是那些生活困难的老年人,他更是爱护有加。每年,他无论工作多么忙碌,总要挤些时间,专程从北京万里迢迢来到这处于大北山之中小村庄,看望父老乡亲,慰问贫困老人。每当郭乐平来到故乡时,乡亲们总会奔走相告,纷纷聚集到他的祖屋中。郭乐平对乡亲们都十分热情,一壶热茶和一席暖和的知心语,交融成浓浓的故乡情。乡亲们无拘无束,无话不谈,年老的称他为“阿弟”,年少的尊称他为“乐平兄”,同辈的则直呼其名,如同一家人一样。

今年12月3日,郭乐平再次来到故乡,看望慰问家乡的近100户贫苦家庭,向每户赠送100元慰问金和50斤大米。

连续多年来,郭乐平除了每年坚持慰问故乡的老人外,还出资帮助村里修路、办学等,热爱桑梓之心,情真意切,令人感动。当有人称赞他的善举时,他平静地说:“故乡养育了我,现在我为故乡做一点事情,是我的义务和职责。”

去年,在郭乐平的推动下,中庆新技术开发中心投资320万元,在普宁广达创建“中庆幼儿园”,该园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环境幽雅,教育教学设施齐全,是孩子们启蒙知识的理想园地。该园“用欣赏的方式读孩子的世界,用感恩的心渲染孩子的心灵,用童话的世界还孩子本色,用合作互动的途径实现孩子的梦想”,开园以来,硕果累累,如林杰虹老师荣获2010年普宁市幼儿园教师德育能力大赛一等奖。中庆幼儿园的办学成效,得到当地群众的肯定赞扬。不少人说:“郭乐平先生用实际行动为故乡教育事业办了一件大好事!”

惠来县东港镇石坑村地理位置十分偏僻,经济落后,村道泥泞坎坷,束缚着该村脱贫致富的步伐。在惠来县委统战部的动员下,郭乐平十分爽快地答应想办法帮助该村修筑水泥村道。

在郭乐平的思想里,热爱家乡,报效桑梓,是每一位旅外赤子的本职行为,是感恩奉献的体现。

亚洲残运会火炬手、慈善家郭乐平先生。

来源:揭阳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健新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爆笑喜剧:圆谎-2011贺岁片

潮语动作电影:孤胆少年(全集百度影音)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