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岭南水城奋进揭阳

揭阳新市区。

揭阳楼。

中委广东石化2000万吨/年重油加工工程效果图。

将于2011年投入使用的揭阳潮汕机场施工现场。

建设中的揭阳文化中心效果图。

风能发电成为揭阳沿海清洁能源的一支新军。

领导评价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揭阳敢于鲜明地喊出“力拔头筹”的口号,有“舍我其谁”的气概,粤东地区非常需要这个劲头,希望你们保持这个劲头。揭阳现在的势头很好,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每年都有新东西,每年都有新变化。

揭阳概况

揭阳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地处粤东中心。全市陆地面积524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7689平方公里。揭阳见诸史载已有2200多年。1991年1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市,辖榕城区和揭东、揭西、惠来3县以及东山管理区、揭阳经济开发试验区、普宁华侨管理区、大南山华侨管理区,代管普宁市(县级)。全市户籍人口641万人。揭阳是着名的侨乡,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32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归侨、侨眷180多万人。

近几年来,揭阳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解放思想,围绕建设富民强市、和谐文明新揭阳“一个目标”,着力打造特色经济、特色城市、特色文化“三个特色”,构建和谐稳定的环境和拼搏有为的队伍“两个保障”。如今,600多万揭阳人民和海内外乡贤饱含对家乡故土的深情眷恋,正以一颗感恩奉献之心,一代而强的英雄气概,一事能狂的工作作风,一往无前的开拓精神,续写新的篇章,开创新的辉煌,拥抱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以“四变与四求”创造环珠地区赶超进位新模式

“四变”

一是速度由慢变快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从慢于全省、到赶上全省、再到名列全省前茅,2009年有10个重要指标比2004年翻了两番以上、20个重要指标翻了一番以上。今年以来,全市发展继续保持强劲态势,前三个季度,全市GDP687.72亿元,增长19.3%。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8.44亿元,增长36.3%,增速列全省第1位;社会固定投资378.94亿元,增长40.9%,增速列全省第2位;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7.19亿元,增长28.0%,增速列全省第1位。

二是产业由轻变重

中石油、中海油、中电投、中广核等大型国企先后落户揭阳,宝钢集团、五矿集团、中钢集团、太钢集团等大型企业进驻揭阳设立地区总部,榕泰集团是世界氨基塑料产量最大的企业,巨轮股份是全国子午线轮胎模具的龙头,2009年重化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7%,比2007年提高28.9%。

三是项目由小变大

计划首期投资585亿元、年炼油能力2000万吨的中石油广东石化炼油项目,计划投资150亿元的中海油粤东LNG一体化项目,成功落户并获国家发改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计划投资50亿元的揭阳潮汕机场即将建成;计划投资400多亿元的惠来电厂1、2号机组建成投产,3、4号机组建设正在抓紧推进;计划投资70亿元中电投揭阳物流中心、计划投资100亿美元的中广核惠来乌屿核电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四是地区由冷变热

揭阳的发展态势聚拢了全市人心,人民群众从中看到了希望,对未来充满信心;揭阳的发展态势提升了对外形象,整个区域凝聚力和吸引力大大增强;更为重要的是,揭阳的发展实践,造就了一支忠诚如山、感恩奉献、艰苦奋斗、拼搏有为的干部队伍。招商引资全面升温,初步形成“热岛效应”。全市预计今年新引进项目计划投资可超过1500亿元,至2015年可达到4000亿元。

“四求”

一是以放求活,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中激发活力

市委市政府从自身做起,提出“五个凡是”:凡是法律没有禁止的都可以做,凡是其它地区能做的我们都可以做,凡是为公不为私出了差错市委市政府给予负责任,凡是在改革创新中敢闯敢干的干部,市委都给予培养和保护,凡是处级干部出现什么问题市纪委需要查处都要报经市委同意才可查处;提出解放思想的要求,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只要对揭阳快速发展有益、对揭阳社会进步有益、对揭阳人民群众有益,就要“不择手段”、“无中生有”,大胆探索、大胆实践,为揭阳崛起振兴“杀出一条血路”。

通过解放思想,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活力得到充分激发,敢试敢闯、大胆干事成为全市的主旋律。

二是以转求进,在调整重心、转型发展中实现嬗变

明确打造重化产业和现代服务基地“双核心”、打造岭南水城、打造特色文化的战略重点,转变发展方式,有力地加快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

打造特色经济。果断调整发展重心,依托沿海沿江临港资源,着力打造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三位一体”的重化工业发展格局,依托商贸流通活跃的独特优势,着力打造世界级现代服务基地,构筑重化产业和现代服务基地“双核心”格局。突出推动产业集聚。大南海国际石化综合工业园已委托新加坡裕廊设计公司进行总体规划,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园成功竞得省第四批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五金不锈钢产业集群被认定为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用招商引资的干劲扶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抓好“12个重大项目”、“12条经济大船”、20家拟上A板上市公司和50家拟上创业板中小企业。揭阳目前拥有中国高新技术企业35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55家、博士后工作站4个,16个项目列入广东现代产业“500强”指导目录。

打造特色城市。依托独特的水乡风貌,把建设宜居城乡与打造特色城市结合起来,着力提高揭阳的城市品位。确立“岭南水城”的城市定位,提出把普宁建成商贸名城,把揭东建成工业新城,把惠来建成滨海名城,把揭西建成美丽山城,形成以“水”龙头为带动的山海工商城市发展格局。注册“岭南水城”商标。全力推进两个30亿工程,启动建设市区水利市政工程BT项目,榕江大型音乐喷泉、揭阳楼等标志性市政设施相继建成,城市配套功能逐步完善。五年共投入建设资金57.3亿元,城乡面貌逐步改观。

打造特色文化。揭阳着力打造自强自信、创业创新、和谐开放、感恩奉献特色文化,开展忠诚如山、感恩奉献教育。在去年成功举办揭阳市首届特色文化节的同时,潮剧、木雕等9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剧《还官记》获国家政府奖“文华奖”。五年教育总投入共123.3亿元,新扩建中小学874所508.2万平方米,高考报考人数和录取总人数接近翻一番。

三是以大求强,在想大干大、抓大谋大中提升实力

2006年省粤东会议后,围绕“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变化、十年大发展”的目标要求,科学制订2006—2015年十年发展蓝图,提出分三个阶段逐步实现目标。按照省委汪洋书记“希望揭阳改革创新、后来居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再次调高十年发展目标,提出2006—2015年GDP要年均增长2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0.87%。

重点瞄准世界500强、国内100强、上市公司等大企业、大财团、大客商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开展招商引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上阵,多次进省城、跑北京谈项目。使一批牵动揭阳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揭阳大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更重要的是,这些项目打开了揭阳全新的发展格局,大项目拉动大投资、大投资拉动大发展的局面初步形成。敢于叫板“中国第一”、“世界第一”,提出把玉都打造成为世界第一的玉器城,做到“贵雅天下”;把普宁打造成为世界级药品城和轻纺城,做到“康美天下”、“衣被天下”;把揭西打造成为世界级旅游城,做到“装点天下”。目前,玉器、五金、服装、数码等10个国际商贸城建设进展顺利。

四是以硬求效,在转变作风、强力执行中确保实效

从转变作风入手,建立抓落实的工作机制,采取一系列强硬的工作措施,强力执行,强势推进,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建立一套强力执行的机制。建立责任分解机制,制订“五年大变化”工作任务一览表,细化为39方面117项任务。特别是对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逐个实行从市级领导到具体工作人员的责任包干。对重点项目、主要经济指标、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化和城镇化建设、社会民生建设五项工作实行插“红旗”制度。

打造一支强力执行的队伍。大规模开展忠诚教育活动,增强各级干部加快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重视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办好“榕江论坛”,举办华工大“EMBA揭阳—创鸿班”等培训班。近年来,揭阳潮汕机场等重大项目共1000多万平方米的拆迁,全部保持零上访、零事故、零死亡、零遗留的“四个零”记录。

锻造一种强力执行的作风。坚持用“真、实、效”的工作理念管理和约束干部队伍,狠抓机关效能建设,每年用3个月时间有针对性集中整顿各级机关作风,定期组织全员评议,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来源:南方日报(广州)   责任编辑:陈作成 刘琴想 林少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开车奇遇记

潮汕搞笑短剧:机会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