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汕尾市区三马路彩旗灯笼溢彩流光,福幡寿旌映日生辉;鼓乐喧天,群狮起舞,热闹异常。汕尾关帝庙复建落成暨文物保护单位挂牌典礼仪式正在这里隆重举行。市领导陈水、刘小静、李远贞及该区领导,香港汕尾同乡总会、澳门汕尾同乡会、香港城区商会代表,山西解州和潮州、惠州等地民俗文化研究专家等嘉宾以及当地群众代表1200多人出席了典礼。中国民俗学会、省民俗文化研究会等20多个单位和团体均发来贺信。
位于市区三马路中段的关帝庙,始建于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距今已有373年的历史。关羽乃“义”的化身,“义”古释为宜,宜即咸和也。故该庙香火一直十分旺盛。1950年却因市政建设致该庙被拆除。2003年,依据国家文物保护法,该处被城区政府批准为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修复工程正式启动。在该区委、区政府、社会各界和海内外同胞的鼎力支持下,该庙宇主殿首期工程已如期落成。这是该区为弘扬民俗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文化强区建设,促进文化旅游事业大繁荣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关帝庙修复工程启动以来,社会各界热烈响应和大力支持,纷纷慷慨解囊,为修复文物略尽微力。据统计,截至目前止,修复工程累计已投入资金1800多万元。社会各界捐资累计达1450万元,其中,旅港同胞李伟光先生捐资188.6万元,余秋生先生捐资100万元。据介绍,该景区是目前我省最大的关帝君景区,整个景区建成后,将成为展示关公文化、汕尾商埠发展史和汕尾民风、民情、民俗的新亮点。目前,该景区建设正按计划有序推进中。此处,将成为我省首屈一指的关公文化旅游景区。
当天,该区还举行了关公文化研讨会和有关民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