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揭阳楼的故事:忠诚与感恩

华光璀璨的揭阳楼及广场。

揭阳楼。

蓬勃发展的揭阳公路。

去年底,揭阳市委书记陈弘平提出全市开展“忠诚”教育活动

今年9月21日,是揭阳首个“感恩日”,全市举行“忠诚·感恩万人行”活动

因为感恩,功夫茶“泡”出了揭阳楼,牵出了大广场

因为忠诚,原需两年工期的揭阳楼广场仅用4个月完成,创造了奇迹般的“揭阳楼广场速度”

进贤门只是老揭阳时的历史遗存,揭阳需要有一个承载悠久历史、能够代表“大揭阳”的一个地标性建筑。市委书记陈弘平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现在这个新的地标出现了,那就是雄伟壮观的揭阳楼、大气磅礴的揭阳楼广场。

揭阳楼不仅是一个地标,它的背后更凝聚了揭阳干部忠诚奉献的精神,揭阳籍乡亲感恩的心。

去年7月,揭籍企业家、深圳市玉湖集团董事长黄畅然先生决定捐资7000万元建设揭阳楼,后又追加至1.5亿元建设揭阳楼广场。

因为有了揭阳楼及其广场,我们又看到了一位忠诚的干部揭阳市政府副秘书长、公路局局长、揭阳潮汕机场建设办主任、揭阳楼广场建设总指挥郑松标。

让我们共同分享这位忠诚干部郑松标同志和感恩人物揭籍企业家黄畅然先生的故事。

感恩人物黄畅然:

捐资1.5亿建揭阳楼及广场

有一天晚上10点多,黄畅然先生和陈弘平书记在一起喝茶聊天。黄畅然先生回忆:“那天弘平书记提到建‘揭阳楼‘的事,显得很动情、很迫切。他毫不掩饰作为一个人口大市、经济弱市、财政穷市的窘况,并且希望我能鼎力襄助建设‘揭阳楼’。”

面对记者,黄畅然真诚说道:“堂堂一位市委书记,为了家乡的建设事业,不惜放下架子来向企业老板‘化缘’,这怎么说也是件难得的事。何况他不做此事,也丝毫不会影响他的政绩。”“我十分明白他为了打造揭阳岭南水城的良苦用心,也深为他呕心沥血为揭阳谋跨越、谋振兴的拼命精神所感动,同时也明白建设‘揭阳楼’不仅是给当代,更是留给揭阳子孙后代的文化财产,它的意义将随着历史的推进而不断显现。”

出于对“揭阳楼”的认同感,也是出于对以陈弘平为首的市党政班子率领全市人民开创的揭阳经济社会强劲发展态势的认同感,黄畅然欣然承诺:无条件捐资7000万元建设揭阳楼。

就这样,在黄畅然先生实际捐资7000万元的情况下,揭阳楼终于雄起于榕江之滨。

能否将揭阳楼进一步打造成岭南水城特色城市的一个综合景观群?能否更好地对接即将在揭阳召开的广东省第三届粤东侨博会,并打造一个有特色的户外主会场?市决策层在揭阳楼主体建筑尚在建设中时,已为此展开了多方调研论证。

此时,已经创下揭阳市公益事业单笔捐资之最的黄畅然先生,又一次以他对家乡的大义和大爱,主动找到陈弘平书记,并且郑重承诺:无条件再捐资8000万元兴建揭阳楼广场。因种种原因,工程难以推动的情况下,为了这个“奇迹工程”能够顺利实现,6月中旬揭阳市委、市政府决定让已经身兼机场建设和高速公路建设重任的郑松标,出任揭阳楼广场建设总指挥。

今年5月,揭阳楼广场工程开始启动前期拆迁工作。

7月20日,各路人马相继进场。广场、周边道路、绿化工程、照明设施、过街地下人行通道等一系列配套工程,摆开了大会战的阵势。

这是一个浩大的综合工程。这是一个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建设者从未经历过的“超紧工时”的工程:要用短短4个多月时间,完成按常规需时近2年才能拿下的工程。

因为,12月10日至12日,数千名海内外嘉宾将云集揭阳出席广东省第三届粤东侨博会。作为东道主,作为一个正肩负着省委赋予力拔粤东“五年大变化”头筹神圣使命的揭阳,应该而且必须为这一世界潮人盛会,创造出一个具有“代表作”性质的户外会场。

在所有参与这一工程指挥、管理、协调、施工的建设者们的通力合作下,榕江之滨诞生了一项称得上可歌可泣的“奇迹工程”揭阳楼广场终于以其特有的磅礴大气和文化内涵,如期铺展于世人视野。

有太多的见证人,在心中默记了许多的感动:

陈弘平,这位揭阳市的最高执政者,在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下,只要不是外出公务,4个多月里,每天,他都会挤出时间到工地就一些关键问题和重要细节费心劳神。多少个月落星稀的夜晚,人们还看到这位硬汉在广场上盘桓……

郑松标,这位同时肩负着机场办、省养公路、高速路和揭阳楼广场建设现场总指挥等多副重担于一身的市政府副秘书长;4个多月来,为着忠诚如山的使命,带着“不负黄畅然先生大义大爱”的浓重情感,每天都在透支着自己的体能。当地因此还传出一个“笑话”:他们天天都在“日光浴”。

黄畅然,这位玉湖集团的领军人,在集团的众多工程项目“都只能匆匆看一眼就离去”的情形下,为了揭阳楼综合工程,在捐出巨资的情况下,竟然还一次次从深圳专程赶到揭阳的施工现场,出谋献策,乐此不疲。

忠诚干部郑松标:

跑机场修公路建广场

揭阳潮汕机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申报立项到建设,涉及范围之广,工作量之多,复杂程度之高,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直接带领、指挥下,在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郑松标硬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殚精竭虑,科学谋划,深入细致做工作,千方百计争取各部门对项目超常规给予审批。制订项目可研工作计划,环环相扣,交替进行,做到工作无缝隙推进,完成可研及12个支持性文件的编制和评审工作仅用了10个月时间。在补偿标准谈判中,郑松标事先做了大量的调研,最终确保了征地群众的最大利益,为征地拆迁安置的顺利完成并实现零上访、零事故、零伤亡、零遗留提供了保证。

心存忠诚,工作不知疲倦。新机场得以顺利投建,揭阳人在自家门口享受一飞冲天的梦想将很快成为现实。

以揭阳公路人持之以恒的忠诚奉献,在打造新公路的征程中一路高歌,公路改扩建热潮在5000多平方公里的热土上次第展开,三江大地展现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筑路图。

“汽车跳、揭阳到”。这就是3年前整体路况较差、部分路面破损严重的公路面貌的真实写照。在市委、市政府指挥下,郑松标带领广大揭阳公路人以生动的实践改写着这一段历史,为跨越发展中的揭阳增光添彩。

2007年3月,郑松标兼任市公路局局长。上任后,摆在他面前的是“三多二少一低”的窘境,即烂路多、债务多、人员多,建设资金投入少、资金来源少,管理水平偏低。全市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1/6和1/2,整体路况较差,部分路面破损严重。

退缩回避无法生存,奋勇前进才有出路。越是艰难越向前,不怕艰苦敢打硬仗,这是郑松标一贯的风格。无论任务多重,条件多苦,时间多紧,压力多大,他都义不容辞,勇于担当,以“吃大苦、受大累、打硬仗”的拼搏精神,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以实际行动和丰硕成果回报组织、回报人民。

回首向来骄人处,成如容易却艰辛。3年多来,以郑松标为首的揭阳公路人,围绕“打造新公路,建设新揭阳”的总体思路,按照《揭阳市2008~2015年公路发展规划》,谋划到2010年底前完成国道建设、2015年基本完成省道建设的蓝图,几乎忘了休息日和节假日,不分日夜,经常连续作战,以“人家工作7小时,他工作17小时”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公路规划、建设资金筹措、项目上马、工程建设中去。

知难奋进显本色,忠诚创业铸辉煌。有了地方党政主官的高度重视,有了发展大交通的良好氛围,郑松标以揭阳公路人持之以恒的忠诚奉献,在建设新公路的征程中一路高歌,公路改扩建热潮在5000多平方公里的热土上次第展开,三江大地展现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筑路图。三年多来,市公路局共实施项目30个,总投资近30亿元,共争取省资金达19.5亿元,其中国省道总项目22个,市政府委托实施项目8个。

3年多来,揭阳市公路局主动破除“等、靠、要”的思想,积极争取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千方百计开辟筹融资渠道。为了项目,为了资金,郑松标积极“跑省进厅”,“走脚皮,磨嘴皮”,锲而不舍,该争的一点不漏,能争的丝毫不让,难争的力争突破,确保重点项目列入省计划,并动工建设。他经常风里来雨里去,有时一个月往返广州就超过十次,经常早上去广州,当天晚上就赶回揭阳处理其他事务;有时为了一个项目上报,凌晨两点钟他还召开会议,研究确定上报方案。记得在2008年春节前,由于当时揭阳出入市区的公路都破烂不堪,为了确保国道206线锡场至北入口和省道335线霖磐至浦东段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春节前完成,郑松标既要亲临现场检查解决问题,又要上北京和广州争取项目和机场的审批工作。有时他天刚亮,就从揭阳出发,一路察看施工路段,中午在广州办完事,下午5点多钟就又出现在施工现场解决问题。正是他这种“拼命三郎”的干劲,感动了省里有关部门及领导,也得到了项目的审批和资金上的极大支持和倾斜,也带动了一批想干事、干成事的公路人。有关领导评价说,“这一班人废寝忘食,忘我奉献,不图名利,这种事业心,这种责任感,就体现了当代揭阳人改变揭阳落后面貌的风采。”

来源:南方日报(广州)   责任编辑:陈作成 杨继斌 涂英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故事剧:二瓮银(第三集)

二个臭姿娘(第一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