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揭阳东山区:文化大舞台搭到百姓家门口

清晨的榕江岸边,市民群众成群结队,舞蹈健身蔚然成风;夜晚的文化公园,乐迷朋友三五一群,潮乐合奏精彩纷呈;平日的农家书屋,好学的人们手不释卷;节日的文艺汇演,四乡六里的群众像赶集一样前往观看……

近年来,东山区实施文化建设重心下移,全面完善基层文化设施、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基层文化气息日渐见浓。目前全区拥有小文化广场10.7万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203平方米,基层社区呈现“天天有活动,人人都参与,文娱不出村”的红火局面,感恩奉献、团结友爱、文明礼貌的风气逐步形成,群众文化需求得到满足,市民素质得以提升,民风不断优化。

重心下移,搭建文化舞台

作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近年来,东山区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大文化”的要求,推进文化重心下移,把基层群众文化载体建设作为繁荣群众文化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凝聚多方合力,全面配套建设小文化广场、街道文化工作站、村(居)文化室,构建区、街、村三级文化基础设施网络,让老百姓共享公共文化服务。一方面是大兴乡村文化场馆建设。先后投入2.3亿元,建设包括乔西广场、乔南乔华园,江灏公园、城西主题公园、东山村文化广场、山东围文化活动中心、砂松文化公园、东泮文化活动中心和新河华博美术馆等一批项目,总面积10.7万平方米,为基层群体性文化活动提供场地保障。另一方面是完善各类文体设施配套。全区建成文化室总面积5683平方米,宣传栏总面积1137平方米,有线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100%;村级图书室“农家书屋”15个,总计藏书16280册;各村均配套篮球场、乒乓球室、图书室、棋牌室、电影放映埕、潮剧潮乐活动点等设施。这些文化设施已成为市民读书看报、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的重要阵地。

雅俗共赏,丰富文化活动

在全面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东山区利用遍布全区的文化设施,广泛调动各级特别是工青妇等社会团体的积极性,定期举办文化活动,如开展感恩奉献文艺演出系列活动,定期利用电影放映埕播放电影,每逢节日组织文艺工作者举办“相约玉都”、“东山文化之春”、“和谐东山”和“外来工春节文艺晚会”等系列文艺汇演,有的街道、村和民间文艺团体还安排在文化广场定期演出,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同时,各村还经常举办“灯谜擂台赛”、“棋艺大赛”、“潮乐大赛”、“书画游园”等一系列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赛事,市民群众也积极参与到书画、潮乐、潮剧、象棋、舞蹈等各类文艺、文体活动中来,涌现了阳美火把节、淡浦谜语、东泮篮球等一批民间文艺文体项目,形成“人人参与、极致尽兴”的活动氛围。

着眼基层,打造文艺队伍

拥有高素质的文艺人才,是抓好基层文化工作的保证。东山区坚持不懈地培养群众文艺骨干,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队伍。先后成立了美术、书法、文学、音乐、舞蹈、灯谜、戏曲等7个协会,并聘请专家顾问,以基层文化场所为基地开办辅导班、举办讲座等,为群众文艺骨干传授文艺知识,打造一支艺术水平高、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能力强的文艺人才队伍。目前,该区7个文艺协会已发展会员438人,其中领导骨干72人,顾问15人,获揭阳市东山区民间工艺美术师荣誉称号的232人,获助理工艺美术师职称的52人。这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基层文艺人才队伍已经成为带领市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主力军。

东山区利用遍布全区的文化设施,广泛调动各级特别是工青妇等社会团体的积极性,定期举办文化活动,如开展感恩奉献文艺演出系列活动等,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图为团东山区委组织举办的纪念五四运动91周年大会暨“青春东山·忠诚奉献”文艺汇演场面。

来源:揭阳新闻网   责任编辑:郑培亮 郑少雄 李钊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大人物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