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话
对广大农民的种粮、能繁母猪、合作医疗、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安居房建设、最低生活保障等实行补贴,是国家关心民生民计、扶持“三农”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这笔巨额惠农资金的管理和发放,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中间环节,防止截留、克扣、挪用甚至是贪污等问题的发生,及时、足额地将补贴资金发放到农户手中,成为当前一个迫切而重要的课题。在这方面,揭西县开创性地开展工作,走出了一条便民、利民、为民的惠民新路子。
揭西县率先在全市推出 “一卡通” 惠农资金发放方式,实现了“数据管理一个网,资金发放一张卡,专业服务一班人”的“一条龙”服务工作新格局,全县70万农民持卡享受惠农资金财政直补到户服务。这是该县在落实惠农政策、支持“三农”发展上的新举措,这项做法在最近举行的全省惠农资金管理发放工作大检查中,得到了省财政厅领导的充分肯定。
揭西是个典型的山区县与农业大县。全县有17个乡镇(街道)280个行政村约93万人口,其中符合种粮补贴与其他国家补贴条件的有14万户约70万名农民。过去,按照惯例,对这些农户的种粮补贴等惠农资金,均由财政层层核拨至镇村,再由村干部通知农户前来签领,既费时费力还容易引发问题。为最大程度地维护农民利益,确保农户及时、足额拿到补贴金,揭西县财政局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创造性地提出了惠农“一卡通”的工作思路。“一卡通”简单讲就是为每一个种粮的农户或符合补贴条件的农民,在银行里为其设立个人账户,财政直接将各项补贴资金核拨到户,农户持银行卡便可直接支配这些惠民补贴款。
然而,实现这个工作目标,揭西财政局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为农民在银行里设账开户,仅14万户农户资料、信息的采集、核实和录入上网,便是一项十分复杂浩大的工程,尤其是许多农户分散在偏远山区,要一一落实谈何容易。除此之外,还有17个乡镇280个行政村以及银行、农业等部门单位的支持配合,以及网站网页的设计、数据的导入和人员的操作技能等一系列问题。摆在财政局面前的,还有一个严峻的现实:由于揭西是贫困县,许多基层财政所经费紧缺、设备落后,甚至公务员短缺,要做好这项千头万绪的工作,殊属不易。 “一卡通”的想法得到了揭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县委书记黄陇章在县班子会与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要求所有乡镇和涉及的部门单位,都要全力以赴支持这项真正为民服务的惠民工程。县政府则专门为这项工作拨了专项经费。揭西财政局随即召开了财政系统大会,对“一卡通”工作作动员部署,并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全县各乡镇也相应都成立了由“一把手”亲抓的工作办公室;农业等部门对农户的种粮面积等有关申报情况进行查验核实;揭西农村信用社则派出专门技术人员,配合各乡镇现场办公,解决为农民开户过程中出现的电脑技术等问题……“一卡通”筹备工作,自2008年5月开始在全县铺开。
为适应“一卡通”这种全新工作方式的需要,揭西财政局对全县的财政所进行了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更新配置了设备;统一设立了“惠农补贴办公室”;对全县财政所工作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和电脑技术集中培训。在借鉴“中国农民补贴网”的基础上,设计、建立了一套更为先进和完整的数据导入模式与电脑操作模式,进一步简化了农民领取补贴款的程序,方便了农信社开立“一卡通”账户工作。
经过连续几个月的不懈努力,一个以县财政局为龙头、各镇为单位、村为单元、农户为元素的“一卡通”平台,终于初步建成并投入运作。2008年度,仅种粮补贴这一项,便有近2000万元惠农资金,通过“一卡通”这个平台,直接拨付至14万农户账户之中。随后,揭西财政系统从去年开始,进一步精益求精,全面完善各种数据的采集和录入;建立健全各种运作机制与管理监督机制;针对性地解决在运作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防范可能产生的问题。“一卡通”真正实现了“数据管理一张网,资金发放一张卡,专业服务一班人”的工作目标。如今,在揭西任何一个乡镇财政所“惠农补贴办公室”的专用电脑上,轻点鼠标,有关 “种植户数”、“种植面积”、 “补贴区域”、“补贴面积”、“补贴标准”、“补贴金额”以及农户编号、姓名和资金到位情况等信息,便一目了然,规范有序。
揭西“一卡通”的成功推出,受到了全县14万农户70万名农民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一卡通”的经验做法,被省财政厅作为先进经验向全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