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由唐装向多样化急变


    清代以来,潮汕老百姓的服装,由穿唐装向多样化变化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变化发展更急,唐装已越来越少了。
    所谓唐装,是有别于西装的唐人服装,潮人称为“本地衫裤”。有开胸衫和大桐衫。开胸衫为平裾,胸前正中对开,企领,一般为七个钮扣,小孩为五个钮扣,从领下至衣身的距下边几寸上平分缝上钮扣。钮扣也是以同料布缝制的约一寸余长的布条对摺,结成钮扣或钮套,(后来钮扣有了铜的、或塑料的,钮套也改为挖孔。)袖与衣身的布是相连的。衣袋缝在前面左右两片下端,没有袋盖,成人的还在胸前左右边再加上一或两个小袋。开胸衫多为男人穿的,妇女穿的除内衣外,外衣则是大洞衫。大洞衫是在企领下处以斜襟到右腋下垂直到腰下为开口处,胸腹处不开口。钮扣是从领下右肩下,腋下垂直分段装上,一般也是七个钮扣。大桐衫的衣袋,是缝在右边内面垂下的布 (叫内桐)上。要装进或取出袋里东西时,必须将右手伸进衣里。唐装的裤,是缝起左右两个较宽的直桐,接上裤裆,再在裤的直桐上面以一幅半尺高左右的较薄的布缝接,称为裤头。男女裤的区别只在裤头裤裆的缝接针法上,其他除色彩外没有什么区分。穿时要将裤头先从背后至腰向前面正中合紧,再加上一条裤带把腰兜束紧。妇女及斯文人的外裤较宽较长,男人劳动
者的外裤较短。男人也有穿大桐衫的,一是有钱人的阿爷、公子,或是斯文人的教书先生、看山先生,或丧祭的老汉,就是穿长袍(潮人称为长衫),衫长直至足掌上端。所以潮语有以“长衫宽裤”一词说有钱人。男人的服装,还有一种大桐衫较宽而长仅至腹下,是海边渔民或农村中很少数农民于冬天随便穿的。
    昔年,潮人衣服大多是自绩、自纺、自织、自裁、自缝。布料多是土棉布、芋布。后来,机器织的本国布和洋布多了,老百姓也就买布裁制。由于华侨来往越来越多,城市纺织工业的发展,也就有内衣、汗衣、以至带西式的反领成衣西装裤等买卖穿用。辛亥革命后也有斯文人穿西装,公务员或教师后来也有穿起中山装、旗袍。
    解放后,五、六十年代好多人穿起蓝灰色干部服、青年装,过去不喜欢戴舌帽的老百姓,也戴起干部舌帽来了。六十年代衣服料子品种越来越多,成衣买卖也多了。而到了“文革”后,多年禁锢的思想被冲破了,所谓喇叭裤盛行一时,但很快消逝。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城市至农村中,西裤、反领成衣走进家家户户,各种时装,各种花纹式样更多,时装更为流行,尤其是妇女界,更是花枝招展。唐装,在农村中一些老人穿用,而在城市中,青壮年中,少得几乎要绝迹了。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 上一篇:腰兜
  • 下一篇:没有了
    •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故事剧:唐伯元故事(全场)

    潮汕搞笑短剧:开车奇遇记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