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1861年开埠,1921年设市,1981年建立经济特区,中间恰好相隔一个甲子年。每个甲子都有质的飞跃。汕头是中国唯一市区拥有内海的城市,由于被江海分 割成岛,别名鸵岛。以美丽的乔木凤凰树开的金凤花和幽香高 雅的兰花为市花,是 一座标准的亚热带滨海城市。开埠以前是
潮州的出海口,因此城市建设一开始,就体 现了海港城市的特点。1858年恩格斯在《俄国在远东
的成功》一文中,评价中国沿 海口岸时指出,汕头是中国“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建立特区以来,汕头在 生产结构上,市政建设上,文化生活上,以及人们的精神面貌上,都有了彻底的改观 旅游景观和设施建设日新月异,每年都接待大批的国内外游客。汕头正在向现代化海 港旅游城市迈进。汕头旅游以海为特色,所属南澳海岛县全岛就是一个大风景区。
石风景区 石风景区位于汕头海湾南面,由沿海台地和43座峰峦组成,具有 海、山、石、洞和人文景观等综合特色,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其中飘然亭被评为鸵岛 新八景之一。风景区分为五个部分。
1、飘亭眺远 从汕头人民广场或西堤码头,只要化上一元钱即可渡过海峡,上岸后即是 石海滨公园,内有惟妙惟肖的海狗石。前行从山下经500多级阶梯,上到鸡冠山顶,沿途 可一面观赏摩崖石刻,一面像儿童一样,在神秘的石洞中钻进钻出,神出鬼没。山顶亭台 楼阁,扑朔迷离。登飘然亭鸟瞰汕头海湾景色,群鸥点水,百舸争流,心旷神怡,飘然若 飞。
2、桃花涧 从渡口沿山溪上行,右侧为一清澈水潭,左侧为南国老建筑,外国领事馆旧址、 教堂、海关和著名的金山中学等,约行数百米,房舍隐去,唯见绿树葱茏,山脚下,有三 个石洞相连,一缕泉水从洞内龙口中汩汩流出,是为龙泉洞。
3、幽谷松涛 从泉洞上行,经桃源山庄,沿新开公路可直达山颠停车场。眼前豁然开朗, 沿路可达焰峰最高处,真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面对正面的海湾大桥,左望是汕 头秀丽的内海,右瞰是浩淼的外海波涛。脚下松涛轰鸣,尽享回归大自然的快乐。
4、天坛公园 由山颠向着大海方向下山,一路欣赏海景便可到达山脚,即是天坛一个人工景观是梨山圣母庙,是一座七层塔楼,颇似侗族的鼓楼,旁边是九天娘娘庙,统称白花尖大庙。由 此向渡口方向,可观赏正在策划兴建的一系列人工景观,集食、住、买、玩、演于一地。
老城怀旧 从汕头西堤码头到外马路口的1公里路,大多是二十世纪初期的建筑,特点是靠近马路一边内缩一米,作为避雨的骑楼;在门窗附近有装饰花纹。从小公园辐射出 的四永一升平路,多为购物商店,物美价廉。还有著名的西天巷蚝烙、老妈宫粽球等小吃。
滨海长廊 从汕头港客运站沿海向东直至海湾大桥,是环海公园。在西段绿树丛中, 布置着大型的艺术石雕,以儿童与动物嬉戏为题材,造型别致,不乏艺术的夸张。观海长 廊是市民品海和休憩的好去处。隔海望对岸鹊石风景区,山静水动,船行鸟飞,不同角度 均有不同效果,全在于静下心来品味。隔路,是人民广场、体育馆、迎宾馆、市委、市政 府、科技大厦等大型建筑。在人民广场中有二座大型雕塑不可不看,一群欢快的儿童抬着 一个大海螺向海滨走去,海螺中淌着清清的流水……。海滨长廊的东端,是当年控制海上 通路的石炮台遗址,建于1874年,总面积近两千平方米。炮台内可屯兵上千人,现已无炮。
中山公园 位于中山路北侧,建于1926年,正门牌坊,高30米,背面有孙中山手书“天 下为公”4 字。园内宽阔,四面环水,绿荫一片。假山为三层园林式,曲折幽深,小中见 大,内中常有老年妇女围聚在一起,一面做针线活,一面唱
潮汕特有的说唱艺术
潮州歌册 或
潮剧,听者甚众。园中的九曲桥、馆花宫、动物园、湖上餐厅等,也独具特色。金砂公 园位于金砂路南侧,是供市民休憩娱乐的绿化地,也常举办各种园林展览。游览者可欣赏 园内和门口造型别致的柱亭,一柱擎盖,头重脚轻,颇有汉代建 筑风格。现代人对此毁誉 不一,不妨检验一下你的审美观。
妈屿岛 位于汕头港出海口处, 面积约一平方公里,由人民广场码头乘渡船7公里可达。 岛上有海水浴场和食宿设施,因为面向外海,海水洁净,是市民消夏胜地。岛上有两个建 于元、清的天后宫,故称妈屿。从前,船只经过这里出海,都要拿一只活鸡在天后宫放生, 一时岛上成了鸡的王国,故又称为放鸡岛。1860年帝国主义强迫汕头辟为通商口岸后,英 国首先在此设立潮海关,对中国施行掠夺统治。殖民主义者贩卖劳工,也是在这里集中出 发。许多人未等上船就被折磨至死,岛上曾发掘出大量尸骨,成为帝国主义侵略的见证。 岛上最高处海拔41米,成了海湾大桥的天然桥墩。山上一座高大的观音塑像,目视着大桥上的过往车流,向人间挥洒着祝福的甘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