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金山古松耀千古

    金山古松列潮州八景之第二景。为历代诗人所讴歌。题咏者除因金山之景胜外,更是由于抗元英雄马发一家13口殉难于此。清乾隆时郑兰枝有诗曰:

    金山北枕起高峰,万古凝荫一株松。矗矗凌云悬百尺,青青耐雪度三冬。凤亭秋翠飞层堞,虎石吹涛逐晓钟。长峙海邦标劲节,满林秋色入望浓。

    这首诗主要是描写金山及古松的景致。金山高40余米,周围4里,形如覆釜,树木成林。最独特的是它位于城内,其陡峭的北坡就是一面高大的天然城墙,为潮州古城的后枕。它与东面的笔架山、西面的葫芦山,形成古城的三面屏障。从前山巅有一株千年古松,树身粗壮,皮如龙鳞,雄资挺拔,高达百尺,春间抽芽发叶,盛夏浓荫蔽日,秋冬不怕金风萧飒、严霜凛冽,仍苍绿不凋。可惜清初已毁灭,古松成为名副其实的“古迹”,后人曾用硕大的古榕来代替。

    当然,金山古松并非专指一株古松,而是泛指整座金山的胜景。金山的胜景不少,而最令人赏识的是满山的摩崖石刻。摩崖石刻不仅数量多(据说有一百多块,现在查得出的只有30块);而且作者地位相当高。如唐德宗时京兆尹常衮贬为潮州刺史,曾题“初阳顶”3个大字刻于金山顶,后因风雨剥蚀,3字已没,只存“唐常衮书”4个小字依稀可辨。至今保存完好的有历代著名人物朱熹的《“拙窝”,每字30厘米见方;米芾的“第一山”,每字45厘米见方;宋大中祥符年间潮州知军州事王汉的“金城山记”碑碣;宋皇年间的潮州知军州事郑伸的“筑城碑”碑碣;明嘉靖年间潮州总兵俞大猷的“伏虎石铭”碑碣等等。

    金山古昔曾经盛极一时。北宋大中祥符处间(1008-1016),知州王汉大兴土木,建了荔枝亭、凤凰亭、初阳亭、西晖亭,并依景命名的有望贤石、独秀峰、显石冈、仙游洞等。南宋绍兴年间(1131起),知州翁子礼续建一览亭、披云亭、凝远亭、成趣亭等。可惜这些均以失灭。至清光绪三年(1878),潮州总兵方耀建金山书院于此,光绪末年改为金山中学堂,为当时潮州的最高学府。

    在与北阁佛灯毗邻的金山顶,有一大奇观的是一眼大古井。据悉,金山向来以为潮州古城的子城,当古城失守时,守城官兵退至小城里仍可坚持抗战,宋末的潮州知军州事、摧锋寨正将马发抗元,清初的潮州总兵郝尚久汉清,都是退至金山子城坚守。巨井就是郝尚久时开挖的,据称可“万人饮”,处于半山之处,不知哪来的井泉?巨井曾被清兵夷平,1985年修复北阁佛灯时它才被重新挖掘出来,成为游人最乐意观赏的奇景之一。

    最为悲壮动人的当首推马发墓。南宋景炎三年(1278)二月,元兵攻打潮州城20多天,城破,全城被杀存3家人(即现在的三家巷)。马发率残部退至金山子城,坚守数日,眼看大势已去遂先令妻儿自缢,然后自己饮鸠殉职,一家13口人同归于尽,合葬于金山顶古松边,成为后人瞻仰英雄的一大好去处,也成为潮州八景中的一景。它初名“马丘松翠”,清初才改为金山古松。后人重修的“马公暨阖门全节之墓”及明嘉靖十六年(1537)为纪念他而于金山巷口(今金中西校道通北马路处)的忠节坊仍保存完好。

    这“乾坤不死旧忠魂”,像长青松柏那样“标劲节”其精神是辉耀千古的!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 上一篇:金湾绿滩
  • 下一篇:桨声渔歌荡深澳
    •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语电视剧:选!选!选

    潮汕爆笑喜剧:啤酒罐-2011贺岁片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