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枉费走一场”。
潮州,独特的地理环境,三山如屏,一水如带,犹如一幅山光水色的风景画,耐人寻味。“
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牛一只溜”。这首民谣,准确描绘潮州古城湘桥的风姿,湘桥与韩江春潮构成了“湘桥春涨”的壮丽景色,闻名遐迩。
湘桥,也称湘子桥,它是中国建桥史上第一座启闭式的桥梁,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合称“中国四大名桥”。最初的湘桥,称康济桥,后称济川桥,明宣德十年(一四三五年)更名广济桥。建造这么一座大桥,在数百年前,几乎是难以想象的事情。但是,充满智慧的劳动者用灵巧的双手和心血,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建成了。人们面对如此巧夺天工、构思独特的大桥,不能不为之折服。因此,传说中后人把他们给神化了。“仙佛造桥”的故事传遍千家万户。
要真正领略“湘桥春涨”的神韵,观赏方法可采用“俯看”和
“近看”两种。
所谓“俯看”,意指凭高远眺。放眼缭绕韩江,山中有水,水上有楼,楼外有亭;山借桥之俊逸,桥藉楼之娇美,刚柔相济,相得益彰。这正是一种烘云托月之美。
至于“近看”,就必须选择适当的时机去捕捉“镜头”。暮春时节,春潮涌动,江水潮起又潮落,起如涌,落如练,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气势如虹,溯流而下,轻帆点点,浪里淘花,两岸流莺不住啼,木棉花发满江绀,更似画屏悬挂,蔚为壮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