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心善堂旧址位于外马路57-61号。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建筑物为三座相连、两进院落的四合院布局,面积2500平方米。整座建筑饰以绚丽多彩、古朴典雅的
潮汕嵌瓷、木雕、石雕、漆绘,特别是屋顶的嵌瓷“双龙抢宝”和戏剧人物的立体嵌瓷更具特色,堪称潮汕地区传统建筑艺术的精华。1960年重修,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革”期间遭破坏,90年代又进行小修, 1994年再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存心善堂建国前是汕头四大善堂之一,接受过不少海内外慈善人士的捐赠,用捐赠的款物赈救贫苦百姓,特别是日本占领汕头潮汕大饥荒期间,存心善堂赠医、赠药、施棺、建义冢,做了不少善举。后来还设立医院,办存心小学,兴儿童教养院。存心小学解放后继续开办,现今已归教育部门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