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祭祀和食桌





    去年7月我在香港出版三卷本《潮州帮口》时将第二册定名为《与神同桌》,原因是里面有很多内容与祭祀和食桌有关。祭祀,简单说就是通过仪式和祭品向神灵膜拜敬礼。从本质上讲,祭祀是人与神之间的交易,目的是祈求消灾赐福或达成愿望。《礼记》这样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意思是祭礼是以向神灵敬献食物开始的。祭礼完毕,往往还要进行分胙和食桌。

    分胙就是瓜分祭肉,最重要的原则是要公平。《史记》记载,陈平年青时因为分胙“甚均”而得到乡亲父老的称赞。这位未来的陈丞相当时是这样回答的:“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事是肉矣!”将分胙与治理天下联系在一起。

    食桌表面看来只是众人聚集在一起吃饭,就像现代的宴会,但潮汕人的所谓食桌往往另有所指。以宗族祭祀时的食桌来说,潮汕人又称为“食祖公桌”,属于族人内部的一种仪式性的进餐,是祭祀仪式的延续。

    记得那天正好是冬节(冬至日),一位朋友要陪他的长辈回乡里祭祖和入祠,知道我正在研究地方食俗,就邀请我同行。那位长辈姓杨,是潮州庵埠文里人,我与他非亲非故,而且懂得食桌的这种种含意,本来应该有所避忌,但听说那天的午宴一共摆了几十桌,便忍不住跟着前去开开眼界并且白吃白喝。

    按照潮汕的习俗,祭祖是宗族的重大活动,奉祀的对象必须是开创乡里村落的前几世祖宗。但庵埠文里是个大乡,人口多传代也多,因此各宗族支系(房份)也可以单独祭祖。那天因为途中延误,刚下汽车那位长辈即被族人用摩托车接去参加祭典,我们随后一路走来,沿途看见迪由公祠、季房杨公祠、泮谟杨公祠等多家杨氏祠堂都是门口冷清未见热闹。因为沿途参观拍照,耽误了时间,等赶到杨氏达祖公祠时,重要的祭祀活动已经结束。

    这时的达祖公祠内内外外简直是人山人海,祠堂外的空地和祠堂内的大厅天井都摆满了罩着红塑料薄膜的大红桌,上面摆放着碗筷杯碟。隔着小路的另一片空地搭着个简陋的戏台和凉棚,台上正演唱着潮剧但没人观看;棚下炉火正旺,几位乡村做桌厨师正在忙着准备桌菜。

    按规定族祭之日,全族男性成年子孙,各房裔代表,都要衣冠齐整,聚集祠堂祭拜。祭品极其丰盛,三牲五馔,@品糖饼,林林总总,都要分列于神龛牌位前的案桌上。当天的族祭还有个重要典礼,就是那位长辈和几位专门从香港赶来的堂兄弟要一起入祠。“生能与祭,死能入祠”是正常宗族生活的标志,一旦犯错失去了这种资格,就会不再被当成族人对待。至于在生而能够入祠,则是一种荣耀,一般都是对宗族有贡献的人才能获得。

    我后来被安排在祠堂内天井与那位长辈和他几位一起光荣入祠的堂兄弟同桌,想起来也应算是一种荣耀。开始食桌了,最先上来的菜式是卤鹅肉,其实正是族祭所用的祭肉,因此也可以当成是分胙的另一种方式。如果说祭祀是用祭品向先祖感恩,那么分胙则明显是纳福――每搛一块鹅肉落肚,都有继承先祖福荫的意义。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故事剧:K脯鸭(第三集)

潮汕搞笑短剧:塑像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