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古朴典雅的潮州明代建筑

     在潮安县凤塘镇鹤陇乡东和村,有三座饱经沧桑的祠堂,前座面宽皆为5间,坐西朝东连为一体。祠前有一宽敞的埕口和溪塘,整座祠堂的地势由前至后逐渐抬升,因此屋脊也由前往后逐步升高,寓意连升三级(脊)和步步高升。其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古朴大方,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建造工艺富丽堂皇,熠熠生辉。
   在三座祠堂中,坐落于正中的祠堂,其规模、进深的尺度都比其它二座大,门面也显得雄伟壮观,它就是苏氏鹤陇大宗祠。该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虽历经600左右年的风雨沧桑,但至今仍基本保存始建年代的建筑格局和建筑风格。其南侧的巨川公祠及北侧的小宗祠,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系二进院落的格局,小宗祠面宽15米,进深36.6米,建筑面积549.9平方米,天井为敞开式,被三山门和两侧墙体分隔为前后二部分,此做法现存不多。巨川公祠面宽14.7米,进深24.55米,建筑面积360.9平方米,天井两侧廊轩连接上下厅堂,成为四合院。
   大宗祠又名著存堂,面宽16.1米,进深44米,建筑面积708.4平方米,系三进两天井的建筑格局。屋脊饰以潮州民间工艺美术特色的嵌瓷,以“双凤朝牡丹”及其它花卉等装饰,硬山顶式建筑。抬梁与穿斗相结合的木石结构,柱式制作精细,中座中厅与后座中厅的屋架,至今仍保存潮州特色的“三载五木瓜”的典型结构。梁枋两端饰以形态各异的龙、凤、狮等祥瑞动物,祠内屋架的梁、枋、柱间的穿插构件均饰以小巧玲珑的潮州木雕。前座明、次间都开门,共三门,其门楼石壁上有精雕细琢的石雕人物、麒麟等。明间门额面刻“大宗祠”,背镌“奕世箕裘”。“奕世”意为一代接一代。《国语・周语》载:“奕世载德,不忝前人。”;“箕裘”比喻祖先的事业。《礼记・学记》载:“良治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中后座面宽各为3间,前天井为敞开式,后天井两侧有廊轩连接中后座。尤值得一提的是大门原建两侧的抱鼓石和堂埕树立的十二对石旗杆,象征朝官祠第。
   苏氏鹤陇开族伟祖孟容公至今已918年,家族繁衍昌盛,人才辈出。据《苏氏族谱》载:仅明清两代就有进士6人,举人14人。廷臣中比较突出的有工部主事苏光,吏部主事苏志仁,翰林院庶吉士太子太保苏彤绍,钦点营用守备苏兆龙等朝官。特别是苏志仁和苏彤绍,清光绪年间卢蔚猷编修的《海阳县志・卷三十七・列传》有载。据《焦炫献徵录・一百十一》载:志仁于书无所不读,尤精天文律历之学;下至金石彝鼎之文,山川草木虫鱼之细,靡不毕究。所著有《抱拙堂稿》、《中兴别响》、《日纪存疑》诸书。由于志仁才智出众,政绩卓著,被誉为明代前七贤之一。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爆笑喜剧:夏雨来1(十集) 群星贺岁片

潮汕搞笑短剧:好戏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