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为建
揭阳榕城进贤商业步行街,民工在拆去学宫附近民房时,露出了一块鲜为人知的花岗岩石横匾,该匾长3米,宽1米,凹嵌在孔庙前列建筑照壁南面。匾额是四大字“太和元气”,字体苍劲有力。落款是“楚人杨芷书”。“太和”据《正蒙・太和》解释是阴阳二气既矛盾又统一的状态;“元气”是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或阴阳二气混沌未分的实体。“太和元气”与学宫大成殿内柱联“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的意义相近,是颂扬孔子的儒家学说像天体那样,循环往复,与天地同在,永恒长存。落款中的“楚人杨芷”是明隆庆年间(1567―1572)任
潮州兵备道的湖北安陆进士杨次泉。杨氏也是昔时
揭阳“五贤祠”所祀五贤之一。
据《榕城镇志・建设志》载,民国1…5年(1926)前后,榕城拆建马路时,一些官地及官产厝宅,以拍卖投标名义涨价沦人富豪之手,学宫前的建筑用地就是在这个时候被私人购用。之后,民房扩建到与学宫照壁只有70厘米宽的滴水之隔。这块石匾也就隐藏在滴水之内,数十年来,少为世人所知,这次重见天日,且喜石匾及字体基本完好。省、市文保部门也正在研究修新和保护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