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潮阳县南阳乡有一姓郭的塾师前往南阳街(又叫马路脚)买东西。他略有所悟,遂以“马路脚”求对,找来笔墨纸砚,将其写妥后悬挂于马路脚街上。众人围观,但就是无人能续对。
恰好此时,邻村有一姓庄的生员路过马路脚街,偶遇此事,也上前观看。他思考了片刻,也未能续对出而悄悄离开。庄生员径直来到好友郭秀才家中求教,不料郭秀才外出办事去了。庄生员遂问郭的家人:“请问郭秀才往哪里去了?”答曰:“牛头桥。”庄生员听罢乐得手舞足蹈,急忙赶往马路脚街揭榜对之。
郭塾师见庄生员此联对得十分贴切,当场赏给他一包茶叶,并与他结交为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