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富家子弟,金山中学肆业,然腹中墨汁不多,但又常向人自夸他在读金中时是个高材生,对中国历史颇有研究。
后来,他凭借其家之财势,当上了道元小学的校长。
秀才无假,假的终究是假的。
某天,他讲中国古代史课,板书时,连“跋扈”两字都写错了――写成“拔邑”。当讲到东周战国的孙膑时,竟说孙膑也叫孙武子。(其实,孙武子乃孙膑之祖,是东周春秋人)。
有一位绅士获知这些情况后,便把它们综合起来,写成一副对联,予以讽刺嘲笑。
这副对联写道:
“不熟史,假熟史,孙膑说做孙武子,唉呀!敢当道元校长;
无真才,夸真才,‘跋扈’二字写不来,噫唏!欲做金山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