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饱,唔记得三年饥荒”,是使用率很高的一句
潮汕俗语。以标准音解读:“吃了一顿饱饭,就忘记了在三年饥荒中所受到的灾难。”喻义:批评浪费现象的人和事。
这句俗语,浅显易懂,望文生义就能理解其本义和喻义。这句俗语流传已久,似乎没有典故。古吧亲历了这句俗语的故事――
1959年初,在“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欢呼声中,忽然宣布粮食取消限量敞开供应。祖父的邻居阿炳竟然大脚大手,其放在家门口的垃圾桶每天都有大量的剩饭,祖母总是摇头叹息:“一顿饱,唔记得三年饥荒!”祖母总是趁阿炳不注意的时候,将他们倒掉的剩饭收起来,洗干净晒干。不多久,竟然暴发了危机,全国进入“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粮食十分短缺。祖母的“饭干”派上大用场,细水长流给祖父增添粮量,还接济左邻右舍。有一天,阿炳的小儿子饿得哭起来,祖母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稀饭送到他面前,解了倒悬之困。阿炳感激地问我祖母:“老婶,您怎来这么好的东西?”祖母答:“是你们家倒掉的。可不能一顿饱唔记得三年饥荒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