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韩江下游西岸的棋园村,出了一个旅暹罗因大华侨郑文丰。他与暹罗王结拜为兄弟,相行第二,人称二哥,背着他就叫他“二哥丰”。“二哥丰”资助了到海外游说、发动革命的孙中山,又与孙中山结为义兄弟。
郑文丰幼时在家乡非常穷苦,父亲早亡,母亲为生活所迫,改嫁韩江下游东岸的南界村。“二哥丰”发迹了,想接老母回家乡颐养天年。这个想法得到孙中山的大力支持。他说:“你的母亲就是我的义母。一旦革命成功,我定要到
潮州拜见义母。”
几年后,“二哥丰”回乡来了,说要“接亲娘”。族长士绅们以为他要“接新娘”娶小老婆,都很高兴,及至大轿抵达村口,看见不是花轿,而是客轿,才知接的是他的亲娘,族长乡绅大为恼火,扬言泼出去的水难收,寡妇改嫁已是败祖辱宗的丑事,接回来更是玷辱了全族,硬是不准大轿进村。
正在难解难分之际,一队国民革命军的军人敲锣打鼓,抬着一块金字匾额到来,中间一个大“寿”字,上行小字为“义母大人人秩寿辰之庆”,下行落款是“孙文”。封建卫道士们才知道他们反对的是国家大总统的义母,被吓破了胆,乖乖地让“二哥丰”接回了亲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