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心理学教授分析,孝顺可以令你成为可敬的父母,你的孩子将从你的榜样中学到了仁爱,这种优秀的品格是代代相传的……
普宁市关工委委员纪夕雄和妻子庄彩吟就是这样的父母。因此,他们的儿子纪晓刚不仅学业优秀、事业出色,还为人善良、勇于担当,在中国政法大学读研究生期间,他把残疾妹妹带到北京悉心照顾……
爱心成就优秀
纪夕雄夫妇照顾父母、兄长的事迹在
普宁市可谓家喻户晓,他家墙上挂着一块块金灿灿的牌匾:“第八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广东省第四届“优秀书香家庭”、广东省“绿色家庭”、
揭阳市“文明户标兵”……父母尊老爱幼的美德潜移默化着儿子幼小的心灵。晓刚曾对邻居余汉全伯伯说:“父母这样孝敬奶奶,我将来要跟他们一样孝敬爸妈。”朴实无华的话语,竟出自年仅4岁的稚童之口,令左邻右舍无不对这个懂事又聪明的孩子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
“刚弟(纪晓刚的小名)从踏入学堂到研究生毕业,年年担任班长,考试获第一名的次数远远超过任何一个名次。”庄彩吟回忆说。据了解,纪晓刚中考时取得全
揭阳市第一名的好成绩,获
潮汕星河奖,2000年至2004年在中国政法大学读本科期间,年年获国家一等奖学金,还被保送读该校的硕士研究生。如今,他在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任法律顾问,是单位最年轻的副职干部,曾代表公司到新加坡高等法院出庭作证并获得胜诉,为国家挽回上亿元的经济损失。
爱心传承美德
爱心,似春天的雨露,滋润着纪夕雄一家。纪晓刚不仅用一本本奖状证书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他还继承父母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患有自闭症的妹妹纪晓菲的成长一直是父母心头的一块大石,通情达理的纪晓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长大了我就带着妹妹在身边照顾”是他一直以来的念头。
2006年2月,是晓刚即将为研究生毕业论文作最后冲刺的时候,他毅然带着12岁的妹妹乘上了北上的列车,到北京智光特殊教育培训学校就读。那个时候妹妹每月要2000元的学杂生活费,晓刚省吃俭用边工边读承担所有的费用。尽管学习工作繁忙,他每个周末都要到学校看望妹妹,耐心启发和引导妹妹,并带她接触外面的世界增长见识,使晓菲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直到2011年从北京回来时,他基本能够做到生活自理。如今,晓菲在普宁市残联南溪镇扬美康园中心生活、学习,“她朴实勤快,是我的好帮手,经常帮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和她家庭的良好教养是分不开的。”该中心主任刘叙龙告诉记者。
“人要时时刻刻用道德准则调节自己的行为,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单位,这样不论你在哪里都会有‘优秀’的光环罩着你……”纪晓刚认真地说。

纪夕雄夫妇尊老爱幼的美德潜移默化着儿子幼小的心灵。郭楚凯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