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语所说的“鼎”,不同于古代的三足鼎。一般它是用生铁浇铸而成,带两个耳朵,其纵向剖断面呈弓形。书面用语称为双耳平口圆底大铁锅。使用时锅口常加上木质圆盖子,俗称“鼎盖”。鼎可用于烧水做饭,也可作煮肉炒菜之用等。老百姓的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它。其个子大者,约有1.4米之宽,安在农家的草木灶上或机关单位工厂的食堂里使用。小的只有脸盆那么大,被置于普通居民的炭炉、木炉上使用。
这种生铁鼎本身带有与世俱来的铸造砂眼,并且使用时翻动锅铲造成的磨损、柴草燃烧时带来的氧化等损坏也很厉害。还有其它的人为伤损等。铁鼎破裂,就需要修补了。补鼎师傅一般是收了好多个破鼎以及其它要修理的生铁工件之后,才生火在土甘炉里熔炼生铁水。这时要使用专用的拉打风箱、焦炭、炉子等等,然后将锅的破裂处刮干净,倒下烧得通红的熔化铁水,用两块布团在铁锅的破裂处两面将铁水压平,待其冷却退尽热气,铁锅便修复了。
补鼎师傅是按鼎的破裂程度有多大以及它的新旧程度怎样来收取工钱的。一般他事前不肯讲清工价多少,补好后才按具体情形将工价写在鼎的破裂处附近。写时补鼎师傅用一种外行人看不懂的“补鼎码”(又叫猪仔码),而且是铁价,没有讨价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