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劝君朱买臣
朱买臣(?~前115年)西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翁子。家贫,以卖薪为生。后赴长安上书,说《春秋》、《楚辞》,合汉武帝意,任中大夫。后为会稽太守,曾官主爵都尉。为丞相长史时,排陷御史大夫张汤,至其自杀,他也因此被诛。
《汉书・朱买臣传》卷六十四上:“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妻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既听去。至为会稽太守,会稽闻太守且至,发民除道,县吏并送迎。车百余乘。入吴界,见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居一月,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
据这一史实,后人改编成戏剧的有:明人《烂柯山》传奇、《渔樵记》传奇;明顾瑾(字怀琳,松江人)有《佩印》传奇,言朱买臣事。京剧有《马前泼水》(又名《买臣休妻》),演出买臣休妻的故事,情节与史实有很大的差别。
二五三休樊梨花
樊梨花乃戏剧小说中故事人物。
故事见《薛丁山征西》第三十一、三十四、三十七回。樊梨花既与薛丁山阵前订婚,回关告父,樊洪因前已将其许白虎关守将杨藩,怒斥其私定终身,梨花反唇,樊怒,持剑欲杀,失足触剑而死;兄弟樊龙、樊虎怒而刺梨花,又被梨花失手杀死,事已至此,梨花遂开关降唐。薛仁贵即从其志,令与丁山成婚,丁山误以其有心杀父,休弃之;仁贵怒而责令赔礼,丁山不从。丁山陷烈焰阵,梨花救之,丁山不领情再休之。梨花收薛应龙为义子,救丁山,丁山疑梨花与其有奸而三休之。后丁山兵败,奉帝命,上寒江关三请梨花,梨花二次难之,使其负命而归。第三次梨花诈死,丁山三步一跪上关,获悉妻已死,痛悔感悟,梨花怜而见之,夫妻遂和好,梨花挂帅出征。
现代有改编
潮剧本《三请樊梨花》,内容与小说略同,但重点在于三请,三休的情节次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