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日下午,陈声亮、胡焕华带队到西市场检查整治情况,并对工作人员表示慰问。 杜恒春 摄

环卫部门组织人力开展整治场面。陈启何 摄
普宁市将从6月下旬起至9月底,用100天的时间集中力量开展以治“脏”、治“污”、治“乱”、治“差”为重点的城乡环境大整治行动,确保在短期内城乡面貌有大的改观,城市品位有大的提升,全民公德意识有大的提高,营造整洁、靓丽、文明的宜商宜居环境。这是记者从
普宁宜商宜居百日行动动员会上获悉的。 该市提出,要以治“脏”为重点,强力整治环境卫生。对市区内的积存垃圾、卫生死角、乱堆乱放杂物垃圾等进行彻底清理和整治。要以治“污”为重点,强力整治环境污染。进一步落实源头治理措施,狠刹企业排污行为。要以治“乱”为重点,强力整治交通秩序。要切实加强对驾驶人员和群众的教育管理,大力整治各种违规行为。要以治“差”为重点,强力整治市容市貌,坚决拆除各类乱搭乱建、乱拉乱挂的户外广告和违章建筑;清理清除乱涂乱画、乱张乱贴的“牛皮癣”顽疾;清理整顿各类乱摆乱卖、占道经营的摊档。 相关报道: 普宁:向“脏乱差”说不 用100天时间集中力量开展城乡环境大整治 “要突出重点,强势推进,奋力打好宜商宜居百日行动攻坚战,努力实现普宁城市环境的明显改观和城市品位的显著提高,营造整洁、靓丽、文明的宜商宜居环境。” ――陈声亮 6月25日上午,普宁市委、市政府召开宜商宜居百日行动动员会,全面向各类影响城乡环境的顽症和陋习“宣战”。普宁市委书记陈声亮在会上强调,要突出重点,强势推进,奋力打好宜商宜居百日行动攻坚战,努力实现普宁城市环境的明显改观和城市品位的显著提高,营造整洁、靓丽、文明的宜商宜居环境。市长胡焕华主持会议并与相关单位签订责任书。 据悉,为扩大城市容量,打造城市亮点,推进粤东区域次中心城市建设,努力把普宁建设成为宜商宜居的美丽城市,近日,普宁市委、市政府专门制订《普宁市宜商宜居环境综合大整治工作方案》,并决定从6月下旬起至9月底,用100天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宜商宜居环境综合大整治行动,集中攻克环境卫生“脏、乱、差”和市容市貌“破、旧、乱”等现象,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此外,还成立了以市委书记陈声亮为组长,市长胡焕华为第一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势推进宜商宜居环境综合大整治工作。 统一思想 凝聚共识 “营造宜商宜居环境,是发展所需、人民所盼、为政之要。全市各级各部门务必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全党动员,全民参与,迅速掀起综合大整治行动高潮。” 创建宜商宜居环境,关系着普宁的跨越崛起,承载着群众的热切期盼。陈声亮强调,营造宜商宜居环境,是发展所需。创建宜商宜居环境,是打造商贸流通之都核心区,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和粤东区域次中心城市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普宁科学发展、提速发展、跨越发展的现实需要。要站在“珍惜城市环境就是珍惜发展大局,维护城市环境就是维护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扎实开展宜商宜居百日行动,努力塑造环境优美、秩序优良、管理优化的现代城市新形象,以此提高普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增强普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加快普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营造宜商宜居环境,是人民所盼。城市环境脏、乱、差的问题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是群众最盼望解决的重点问题。开展宜商宜居百日行动,就是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呼声,顺应人民群众的期盼,按照人民群众的意愿,努力为全市人民创造一个优美整洁、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氛围,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群众。营造宜商宜居环境,是为政之要。开展宜商宜居百日行动,就是要以优美的城市环境,促进发展,造福人民,这是各级党政职责所系,为政之要。 突出重点 强势推进 “以治‘脏’为重点,强力整治环境卫生;以治‘污’为重点,强力整治环境污染;以治‘乱’为重点,强力整治交通秩序;以治‘差’为重点,强力整治市容市貌。” 陈声亮指出,宜商宜居百日行动涉及社会各个方面,任务十分繁重。各级各部门要着眼大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按照各自职能要求,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组织力量,全力搞好相关整治工作。一是要以治“脏”为重点,强力整治环境卫生。对市区内的积存垃圾、卫生死角、影响市容市貌的杂物垃圾等,进行彻底清理、彻底整治,实现卫生状况的根本性好转。二是要以治“污”为重点,强力整治环境污染。进一步落实源头治理措施,狠刹企业排污行为;坚决整治电子垃圾和医疗垃圾,扎实推进榕江、练江综合整治工作,加快推进市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确保今年12月中旬建成投入使用;切实抓好农村水域、干渠、河道治理。三是要以治“乱”为重点,强力整治交通秩序。切实加强对驾驶人员和群众的教育管理,做到人车各行其道,确保道路畅通。要大力整治电动摩托车占道行驶、乱闯乱撞等扰乱交通秩序现象;整治机动车辆乱停乱放现象;整治营运车辆,不按站点停靠,随意上落客、拉客抢客现象;整治校车、泥头车超载、超速行驶等违规行为。四是要以治“差”为重点,强力整治市容市貌。坚决拆除各类乱搭乱建、乱拉乱挂等户外广告和违章建筑;清理乱涂乱画、乱张乱贴等“牛皮癣”顽疾;清理整顿乱摆卖、占道经营等各类摊档。 落实责任 强化保障 “打一场环境综合整治的攻坚战、突击战,保证城市环境在较短时期内有一个明显的改善。” 针对此次整治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特点,陈声亮强调要凝聚最强力量。动员足够的组织资源和社会力量,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部署,全社会齐抓共管,全体市民共同参与。在领导小组的组织、指挥和协调下,各地、各有关单位要从整体利益出发,顾大局、识大体,对这次综合整治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支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主动做好工作。市、镇街道和部门负责人要发挥表率作用,积极带领单位职工到一线开展工作,推动工作落实。要注意搞好各方面的协作和配合,形成强大合力。要采取最硬措施。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由“要我改”变为“我要改”,为了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自觉放弃牺牲局部利益、暂时利益。参与整治工作的所有人员,要服从管理和调度指挥,增强法制意识,提高执法水平,态度坚决,工作做细,措施到位,切实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按照程序实施管理整治。落实最严纪律。根据《普宁市宜商宜居百日行动工作方案》的规定,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将各项整治工作分解落实到责任人,进一步明确整治任务和职责,建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整治工作不漏一项、不漏一处。要加大对整治工作的督办力度,对工作不力、玩忽职守和未能履行职责的,视情况采取通报批评、纪律处分等方式严肃追究责任。 会上,陈声亮还强调要营造氛围,壮大声势。要坚持以宣传开路,大造舆论声势。要善用媒体,突出重点,以创新方式造声势。要加强教育引导,提升市民素质。要用核心价值凝聚群众,用行为规范教育群众,用创建活动引导群众。使广大群众参与城乡建设管理,自觉投身到宜商宜居百日行动中去。要强化舆论监督,增强教育实效。特别对各种不文明陋习、“脏乱差”现象予以公开亮丑,对思想不重视,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的单位和责任人要进行督促批评,对久拖不决的问题予以曝光,增强舆论监督的实际效果。此外,还要完善机制,管住长远。在尽快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的同时,要着眼长远,统筹协调,标本兼治,建立和完善长效工作机制,促进环境综合治理制度化、常态化。要进一步健全组织领导机制、队伍建设机制、责任落实机制、投入保障机制和督查问责机制。 时 评 告别陋习 倡导文明飞 哥 近日,普宁市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宜商宜居百日行动,向影响城乡环境的顽症和陋习“宣战”,让市民欣喜地看到了普宁市委、市政府“营造宜商宜居环境,建设美丽普宁”的坚强决心。 创建宜商宜居环境,关系着普宁的跨越崛起,承载着群众的热切期盼、共同愿景。笔者要为普宁市委、市政府此举叫好。但我们也看到,随地吐痰、乱抛杂物等行为,不仅损坏了普宁人的形象,危害市民健康,也影响了外来投资者对普宁的信心。因而,在叫好之余笔者还想说,告别陋习,需要大家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走向文明,使我们的城市更美好,人民生活更幸福。 告别陋习,要从我做起。要树立城市主人翁意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变“要我改”为“我要改”,从而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调查发现,那些随地吐痰成习惯、乱扔垃圾无所谓的人,究其原因,是在思想上摆不正公共卫生与个人道德的关系。告别这些陋习,应该从家庭做起,让每一个家庭的每位成员真正从思想上认清什么是陋习,它可能对人对己对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在行动上自觉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使良好生活习惯最终替代陋习。 告别陋习,要重建严管。造成陋习难以根除的原因很复杂,其中固然与少数市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公共道德意识淡薄有关,但我们同样要看到,公共卫生的硬件设施不足,社会监督不力,查处力度不够等,都是导致陋习频发的原因。克服陋习,除了启发每一位市民自律以外,政府也应大力改善城市设施硬件,加大监督与查处力度,为革除陋习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此,要把它列为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列入社会发展计划。要加大市政设施建设,为方便市民养成良好习惯提供有利条件。同时,要做到有法可依,要把那些不讲公共卫生的人纳入法制化管理范围,按照法律法规条文来进行处罚,从而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告别陋习,要持之以恒。陋习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革除陋习,也很难一步到位。因此,政府部门要郑重其事地把它作为一项大事来抓,要常抓不懈,不能搞一阵风。只有反复抓,促使市民的素质提高了,告别陋习才会成为大家的自觉行为。 告别陋习,倡导文明。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不为城市文明添堵,不给美丽城市抹黑,切实保护我们的城市环境,使普宁真正变得“宜商宜居”,让市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编辑:邱洁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