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桥乡有一青年小伙子,名叫陈正直,爱慕上邻居陈雅姐,因前次用暹罗口皮到猪槽的求情方式失败后,睡不香食不甜,心里仍痴迷着这位侨属陈雅姐,不得不再求教邻居贤慧婶。
贤慧婶说:“女人一怕痴、二怕迷、三怕勾缠,你仍可前往,但你这次口旦话方法要改变,应从猪槽口皮到暹罗才对头。”
按照贤慧婶传授的一些谈话方法,陈正直便回家揣摹一番,演习数次。
这天,陈正直的服装穿得很潇洒。看见陈雅姐在门口猪圈里养猪,便兴冲冲地上前去。
“雅姐,你好!”
雅姐见正直今天开口有礼貌,回想前日骂他神经病,有点过分,便回应道:“您亦好吧。”
“雅姐,你真是养猪能手啦。”“过奖了。”
“不是吗?你的猪槽比别人家洁白干净,既讲卫生,又讲饲养法,才喂得猪儿这么膘壮。”陈正直的夸赞,使雅姐红了脸。
“喂猪是小工作,赚不了大钱。”
“喂猪有成绩,亦是好手艺,但要发财,还是过番好。”
“过番?”
“是的,我中学毕业了。要打算往暹罗(泰国)。”“往暹罗?”雅姐感到兴趣。“我往暹罗找亲戚,说不定会碰到你爸爸。”雅姐听了很高兴。
“说起暹罗我爸爸,他近日寄来了番批,我文化低,尚未复信哩。”
“这易办,我替你复吧。”
于是雅姐请正直进入厅堂拿来笔墨纸砚信笺信封。雅姐说一句,正直写一句,全神贯注地写。
这时,雅姐的母亲从外面回来,一进家门,看见两个青年男女正一起谈得正欢,两个脸儿几乎碰在一起,她便蹑手蹑脚地走上前去,看看是搞什么名堂。
雅姐母亲的突然出现,使两个青年男女一时慌张起来。
“大婶娘……。”“娘呀!邻居阿哥替我们回番批信了。”“多谢了,为何没冲茶敬客?”“不用客气,不用客气。”
此后,陈正直便两次、三次上门与陈雅姐谈话。
日久生情,陈雅姐觉得陈正直为人诚实憨厚,便爱上了他。
这故事很快在
潮汕传开,便成了“从猪槽口皮到暹罗”的趣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