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盛产多种蔬菜的季节,夏天的多种瓜类,秋天未断;初秋种植过冬的蔬菜,仲秋就有可以上市的。秋天市场的蔬菜摊挡,可谓品种繁多,丰富多彩。
1.芥蓝菜
芥蓝俗称壳蓝,又名隔蓝、蓝菜,可谓
潮汕特产,外地虽有此菜移植,但因土壤与气候关系,远不如潮汕芥蓝的香嫩脆滑。芥蓝有尖叶、圆叶,可多次收割(留头割苗),九月至下年三月为盛产期,现全年都有种植。初上市大都为“割丛”,入冬以后为“割花”,(也称“芥蓝箸”)。
揭阳炮台的桃山“铁种”芥
蓝,由于土壤好,茎肥大,纤维少,枝叶嫩脆,食味香甜,驰名各地。
芥蓝菜含维生素C和矿物质铁。
“爆炒芥蓝”是民间最喜爱的菜肴之一,所谓“热火、厚膀、快炒”指的就是爆炒芥蓝。芥蓝炒牛肉是最合味的家常菜;芥蓝炒方鱼(缔脯),也芳香可口。生炒芥蓝是顾客喜吃的筵席包尾素菜。
2。春莱(小叶芥菜、雀边芥菜)
春菜有叶用型和茎用型两种,叶用型分蘖力弱,有凤尾春和割叶春。播种40天,可开始采收,持续90天。茎用型分蘖力强,播种80后开始采收,采期可持续60多天,以采割稚嫩腋芽、心芽食用为主,
揭阳称“割样春”。原春秋盛产,现全年有种。
春菜味甘甜,性平和,不寒不热,潮汕民间认为是妇女产期、病人不忌的最佳菜蔬。
民间食用方法是炒食和制作“春菜煲”,春菜煲应加配料蒜头、香菇和排骨。春菜还被腌制为酸咸菜或菜干。
3.西洋菜(豆瓣菜)
西洋菜秋末开始上市,含丰富胡萝卜素,为匍匐状草本,种于低洼有水处或水田,每节有根,叶深绿色,茎颜色较浅。
西洋菜性微寒,含维生素A、C、D,具有清肺燥,除积热,利咽喉功效,且能利尿和抑制大肠杆菌生长。
西洋菜清鲜爽滑,适宜煮汤,“西洋菜猪血汤”是民间常用食疗佳品。小食店或街边食摊,有专门煮买西洋菜的,其配料有肉片、猪心、猪肝或猪血等,有的还加进几粒新鲜蚝仔,鲜美清爽可口。
4.丝瓜
丝瓜本地俗称秋瓜,原为印度所产,传人我国已久。皮有皱纹,秋季上市。
丝瓜含蛋白质、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趴和C。能清热化痰、凉血解毒,适合于热病期间身热烦渴、咳嗽疾喘以及夏季疔肿、腮腺炎、咽喉炎者食用。但脾胃虚寒、腹泻者不宜服。
丝瓜色翠绿、质嫩滑、清甜爽口,家庭食用是加肉片或肉末制汤或煎炒,拌少量薯粉或生粉制成“丝瓜烙”是潮汕时尚的新食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