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个夏天清晨,南澳岛隆澳一位渔民,听到海螺号声,马上起床,要到海港去乘渔舟,出海敲(舟古)去。
帐内新婚妻子,听到趁丈夫钻出蚊帐之机飞进来的蚊子,发出嗡嗡声,便吟起自作的歌谣:
长脚秀才,
日去夜来。
一朵红花分你采,
勿来我面前说东西。
丈夫走出门槛时,耳后传来妻子的吟诵,怀疑她有外遇,心中生气。
又有一天,他又在清晨听到出海敲(舟古)之号令,习惯地起床出门去渔港。
出门后,故意返藏在家门口,听房内动静。只听妻子又在吟诵那首“长脚秀才”歌仔。心想:“我这次冲进房去,一定会活捉奸夫!”于是,气恨地冲进门去。一看,整个房里仅有妻子一人。他呵斥妻子不贞,妻子连说冤枉。丈夫便追问为何在他起床出门后,老是请“长脚秀才”?妻子连忙解释说:“我是在形容蚊子。每当你先起床后,蚊子总趁机飞进来,我便吟起这首自编的歌仔。”
丈夫哪里相信?勃然大怒,动员家人,按乡规把她捆缚起来,装进猪笼,扛出门去,准备沉死海中。
途中,遇到一个人牵一只公猪迎面走来。猪笼内的渔妇触景,灵机一动,唱起即编的歌仔:
猪哥仙,猪哥仙,你耳挂两“乾”(注)。
我无贪花为花死,
你有贪花又有钱。
丈夫听后,十分吃惊。觉得妻子实在聪敏,利用眼前猪哥,做出这首妙诗,又借题发挥喊冤,心便软下来,知是委屈了她。于是,便对她松缚,施礼道歉,护送回家。
返家一会儿,那位牵公猪者,想再试探一下渔妇的智慧,便送一丈布上门,请她裁出一领长衫,一领被单,两个布袋,一条手帕。渔妇略思片刻,答应明早就可来取。
翌晨,牵公猪者按约上门取物,渔妇却只交还一领长衫,便问:“请你裁出四件,你满口应承,为何只裁出这么一件?”渔妇笑了起来,唱歌仔回答:
这件长衫,
日做礼数,
夜做被布,
两个布袋在袖口,
内筒就是一条手帕!
(据1987年7月17日,后宅镇人周荣兰同志口述)
注:“乾”指耳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