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掠无蟛蜞”是广泛流行于
潮汕地区的一句俗语。意思是指循规蹈矩、照书行事者反而干不好事情。
“识”字音读“北”,义为识别。
康熙年间,清政府为了对付郑成功的复明活动,遏止海上武装力量与沿海民众的联合,实行了消极的靖边政策――海禁。当时潮汕沿海居被内迁五十里。整个韩江三角洲的饶平、
澄海、
潮州人民,皆在迁徙之列。沿海地带,划地筑堤为界,限期迫迁,边民越界出海捕捞者杀。告示出后,识字怕死的不敢越界到海滨谋生;有些不识字的深夜照样越界,捕了鱼虾蟛蜞,卖了钱,勉强度日。这样,识字的反倒吃亏。于是,这句话就这样传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