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大海捞针

全国通用的俗语“大海捞针”,旨在形容一些难以办到甚至根本不能办到的事情。然而,在潮汕地区却被一句“大海捞着针”的俗语代替着。它源自一位贤妻巧用心计鼓励失志丈夫振作精神在失败中夺取胜利的掌故。
  清朝康熙年间,原籍澄海境美村,后迁居潮州意溪的秀才陈春英,曾两度赴省城考举人落第,灰心丧志之下,到莲花山佛烟庙拜佛,预卜前程,得到的箴语是:“大海捞着针,功名方能成”。从此更加一蹑不振,越发自暴自弃。
  秀才之妻是个贤慧的人,她婉言劝慰丈夫:“胜虽可喜,败也欣然。还须继续苦读,下科再试吧!”而陈春英却根本听不进去,他口口声声说失败是佛祖的预示,认为不论如何用功,也是大海捞针,枉费功夫!
  秀才妻不愿丈夫如此颓丧下去,用心良苦地想计规劝他,终于有了一个好计。一次,她要缝衣服,故意叫丈夫帮忙把针找来。陈春英到处遍寻不到。妻说:“会不会昨天婆婆做针线活之后,顺手把针别在什么地方了?你细心再找。”陈春英气馁地说:“那真是大海捞针了,这么大的房屋,要到哪里找到针?”妻说:“就显眼处先找吧!”陈春英决心再找,刚出房门,一根连着白纱的银针正别红门联的两个大字中间,非常醒目。他把针拔出,突然触发感悟,高兴得一跳三 尺高,猛呼着:“大海捞着针了,大海捞着针了!”因为针儿正好插在门联上 联“福如东海大”的“海大”两字之间。秀才妻凑上前来高声朗笑:“哈哈哈!真是大海捞着针了呀!”这一来,陈春英便满怀信心,勤奋攻读,下科一举考中解元,后又上京中了进士。
  这“大海”别针让夫“捞”,是秀才妻苦心孤诣用的妙计善策,至今仍传为佳话。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 上一篇:大食缀(随)月
  • 下一篇:千金湖
    •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本土电影:钦潮传

    潮语特别版《康熙微服私访记》-华龙潮汕网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