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风琴仔,四散走”
“九月九,风琴仔,四散走”,是
潮汕民谚。这说明潮汕重阳节有放风筝风俗。重阳时节,云淡风高,正是放风筝上好时节,而
潮州最盛。旧时,
潮州城人于此时节,常聚集在韩江凤凰台沙滩竞放风筝。此俗促进了潮州城周炳记、林盛记多家纸扎店的风筝艺事。潮城竞放风筝,近年复苏至盛期。1991年10月27日,潮州市在凤凰台沙滩举行首届风筝大会,金龙、彩凤、燕子、八卦……近百只精美风筝翱翔长空,其中金龙风筝长达125米。在此之前,潮州还举办过风筝文化展览会,并成立潮州市风筝协会,举办风筝文化研讨会。他如汕头、
澄海、
揭阳诸城镇,放风筝习俗也甚盛,且不限于重阳节,春暖花开日,也是筝击长空好时节。
九月九食“九皇斋”
潮汕重阳节保持中国传统的风俗,如高人雅士登高游赏,饮酒赋诗,老百姓翻晒衣物书籍、椅柜颇有古意。潮安、澄海且有一处结缘风习,即炸油麻丸分送亲友。丸与缘同音,意在结缘。另旧时潮州戏班自初一日起至初九晚上要食斋,称食九皇斋。自初一日起全班人员穿白衫裤,天天焚香敬奉,初九晚上,全体敬拜(连同玄武山佛祖和戏神田元帅一起拜)。民间也有拜九皇者。但在泰国潮籍华侨裔食九皇斋却很隆重,自初一至初九或初十,普遍有食九皇斋,祀拜皇神之俗。他们所祀的九皇神,与中国神书上所说的北斗辰宿不同,也与潮汕本土民间传说的人皇九个头,有九个兄弟,分管九州的九皇神不同。他们拜的九皇神,传说原是九个贼,后被观音大士收服,改邪为正,大慈大悲,做了许多善事,成为佛门的大弟子,而受人们的崇拜,构成了有异于本土的潮汕华侨民俗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