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元埔围龙屋 传奇几百秋

揭阳境内有两座客家围龙屋,一座在揭东县白塔镇元联村元埔,另一座在普宁市船埔镇梅田村灰寨,后者有300多年的历史,而前者建造的时间稍早一些,估计有四五百年的光阴了。
  元埔围龙屋,当地人称它为“土楼”。这座别具一格的土楼分为内外两圈,内圈有一坚固的门楼,由粗大的石门框砌成,石门框上下凿有小碗口大小的孔洞,可闩上木栅。门楣上方雕塑一个龇牙咧嘴的狮子头,这是南方建筑的一个特色――镇宅狮。古人认为狮子凶猛威严,能食虎豹,是百兽之王,故塑其像以驱邪辟祟。到了元明时期,人们认为狮子在百兽中占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石狮成了权势的象征,于是就用石狮来镇宅了。
  元埔围龙屋内圈有房间31间,包括祠堂、大厅和住房,除厅堂呈长方形外,其他房子都是前窄后宽的倒梯形状。外圈则有39套房间,布局与内圈相似。内外圈之间是一条四五米宽的小巷。
  元埔围龙屋建造的确切时间已不可考,但在围龙屋内的邱氏公祠有一块镶嵌在墙上的石碑刻有“清乾隆十九年(1754)重修”的字样,表明在250多年前围龙屋就已经存在了。石碑是元埔村邱姓始祖邱兴吾的第4代传人重修祠堂时立下的。
  清朝初年,有一位叫邱兴吾的客家人从饶平县元歌都(今饶平县三饶镇)来到元埔村定居,在此做点小本生意,逐渐积累了资本。到了第4代,邱氏发展成有一定积蓄的经商人家,就买下了土楼。邱氏后人对土楼进行了一番修建,建了邱氏公祠,奉邱兴吾为创村始祖。
  元埔围龙屋,是客家人聚居文化的一个缩影,它的建造自然也跟客家人的迁徙不无关系。
  元埔的得名,来自于元埠圩。据《揭阳县白塔区志》记载,元埠圩创建于元朝初期,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南宋年间,在今元埔境内的啼鸡岭山建有长寿寺(丰化寺的前身),寺院周围绿竹成阴,蕉林茂密。长寿寺建有圣旨亭,每逢初一、十五,州、县信众纷纷到此行香跪拜。来自福建莆田、海阳县三饶(今饶平县)和揭阳霖田都(今揭西)的经营者看准了其时的“香火经济”,迁此落户开铺经商,于是形成圩埠。因其时有不少经营者在短时间内发了财,人们遂称这个圩集为“银埠”,又因“银”、“元”音近义同,圩集遂转名为“元埠”,再后来,又因“埠”、“埔”义通,再转名为“元埔”。元明时期,海阳县东北部的三饶地区,是客家人聚居地,那里的围龙屋比比皆是,“土楼”也是客家人对围龙屋的称呼,至今饶平县仍有土楼600多座!因此,可以推断,是迁入元埔的客家人建造了这座围龙屋。
  长寿寺毁于明初。洪武二十五年(1392),明太祖下旨毁寺,长寿寺劫数难逃,被毁后,财产归双峰寺僧统管。长寿寺的变故自然使得原来那些依赖“香火经济”生存的经营者失去了依靠的支柱,于是,一些人选择离开,另走他乡,围龙屋原来的主人,也许就是他们中的一员。而正是这样,邱氏才成了围龙屋的主人。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塑像

荒诞喜剧片:八仙闹潮汕(第一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