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薄壳肥了 食客乐了

                   渔家厨师忙着为游客准备“薄壳宴” 李俊伟 杜一方 摄



  每年夏天,正是薄壳盛产的季节。此时的薄壳肥美丰腴,鲜嫩无比,是许多潮汕人家饭桌上的美味。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潮菜美食之一,常见、常吃的薄壳是怎么来的,却很少人想过。一粒小小的薄壳,到底蕴含着多少“乾坤”?带着这个问题,记者与160多名游客一起参加了由市旅游局、市美食学会举办的为期半个月的首届汕头薄壳美食节,大开眼界。

    “一粒小小的薄壳从收获到上市,至少要四、五道工序!”在饶平大沃的薄壳养护场,一位渔民告诉记者。原来,薄壳都是放养在数米深的海底,必须靠“变身”为潜水员的渔民一口气潜入海底,把薄壳捞起来。记者看到,收割薄壳的渔船都是经过“改造”的,船边系着两个大竹篓。在海中,采割者整个人像俯卧撑一样两手握割刀网兜,憋气,倒悬,用力割薄壳推入网中,浮出水面后把薄壳倒入系在船边的大竹篓,由篓中的人用脚来回扫搅洗去海泥留下薄壳。经过这样的长年“锻炼”,捞薄壳的渔民全都变成潜水的好手。看到这,许多近距离观看薄壳收割过程的游客不禁大呼“想不到”:“原来薄壳的收割过程如此艰辛!”

    薄壳米的加工过程也让众多游客过了一把瘾。在澄海区盐鸿镇盐灶村,一家叫“壮雄”的薄壳米加工场展示了薄壳加工的全过程:村妇一字排开坐在水桶边,用一根尺来长的小藤条将薄壳的淀绞出,清洗后,将薄壳放进大约5平方米大的水开锅中,由司火师傅和灶面师傅上下配合,将大锅控制成“阴阳火”,熟了的薄壳肉纷纷脱壳,随后快速地将薄壳米捞起。

    薄壳肥了,吃薄壳的人也乐了。大饱眼福之后,一顿由渔家厨师烹制的“薄壳宴”随即呈上,薄壳米秋瓜爽、小米包薄壳米、清蒸鲜薄壳、鲜薄壳芋蛋、薄壳米汤煮尖米圆……近20种全部由薄壳、薄壳米制成的佳肴,令游客们大呼过瘾,放开肚皮“大吃特吃”。“壮雄”的老板林群壮告诉记者,这些各具特色的“薄壳美食”,都是盐鸿人“想”出来的。他充满信心地说,如果“薄壳美食”受到游客欢迎,他们还想开一家薄壳米餐厅,让更多人品尝薄壳美味,感受潮汕美食的魅力。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语动作电影:孤胆少年(全集百度影音)

潮汕搞笑短剧:表哥进城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