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居。下山虎的建筑格局略次于四点金,如果把四点金的两个前房减去,两廊成为两个前房,俗称“伸手”,其余俱同四点金,这种建筑单元称为“下山虎”,也称“扒狮”。民间的说法是,其状如虎如狮,两个前房就是虎和狮的两只前脚,建筑界称这种格局“三合院”。下山虎因其出入门路不同,又有开正门和开边门之分,通常中间无大门,两侧开边门的称“龙虎门”,但也有既开正门又开边门的。
下山虎是农村建得最多的一种住房,有厅有大房小房有天井,自成体系。喜庆、祭祀、饲养牲禽、贮存作物、晒晾衣服都很便当,最受农民喜爱。
平房灰屋 传统民居。20世纪40年代前贫民多居“土角厝”,90年代已极少见。农村较常见的一般人家住房是三合土夯墙筑成的“平房灰屋”,它用杉木排楹钉(钅角)搭盖屋顶,格式多为二间或三间连外加天井围墙门楼。灰、沙、土三合筑是
潮汕房屋建筑的一大特色。潮汕盛产贝灰,以贝灰为主体的三合筑的墙体,面上抹以灰泥,用磨石磨平,能历一二百年而不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