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江浪头涌春潮,吉猪拱门送福来。”农历丁亥年是生肖猪年。阳历2月18日的农历正月初一,
潮州人又吃春饼了。
所谓春饼,亦称春卷,古时又叫春盘。旧时立春日(一般在农历正月初),
潮州人有吃春盘之俗。相传在距今一千六百年前的东晋时,就有春盘问世了。春盘,即在立春日用蔬菜、饼饵、果品、糖果等汇集成盘,馈赠亲友,取其生发迎春之意,象征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吉祥。
吃春盘时用的主食,可用米亦可用面。人们平时各忙各的,各奔生计,每到年关春节,总要团聚一番以叙亲情,那象征团圆的饼食,便成了此时的首选之食,于是就诞生了春饼。《明史・志第二十九》载:“凡立春、元宵,俱于奉天门赐百官宴,用乐……立春日赐春饼。”由此可见,春饼在那时不仅早已流行,而且已是国宴上的佳肴了。大凡立春,多半在农历正月头数日,各家各户边吃饼边吃菜,也不如干脆卷起来一口吃得痛快。清时,广东不管富家或寻常百姓也多食春饼。经过历代沿袭相传,
潮汕地区吃春饼成为定俗。饼的制法,是用烫面拼成小饼,两饼合一,中沾香油,再擀成薄片,入锅蒸或烙熟后上桌,再撕开卷菜而食。
春盘沿古意至今,主要蔬菜是青韭、豆芽、香芹等新鲜时令菜,再佐以肉丝、粉丝、豆腐丝等合炒成盘,也可酌量加海参、香菇、鸡丝等原料,因人而异,随意搭配。
春饼传至近代,又衍变成春卷,与春饼并行,是一种潮州民间著名小吃。不过,饼摊得更薄,卷菜封口后,再入油锅炸成金黄色,吃起来特别香脆可口,不仅立春日吃,一年四季均可吃了。且有专门的春卷皮卖,夹的菜也五花八门,有肉有菜,香脆可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