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时节,
潮汕人有做栀@美食的风俗,风味独特,且有助消化,增进食欲。
栀@的原料为糯米,自古的制作方法是用糯米浸渍后用手工推石磨磨成粉浆,配入捣碎栀子(民间多称枝子或黄枝)浸泡滤渣成为黄色药液,然后又再用铺姜碱液拌匀(铺姜是潮汕通称的青草药,晒干煅成炭末,浸水滤渣取液),时下因加工工序麻烦而难得,故常用碳酸氢钠(苏打粉)加入浓茶水与糯米浆(@浆)搓匀盛放入蒸笼炉火蒸熟,便成为黄色晶莹润滑的香喷喷优质栀@。吃时蘸粘着白砂糖美食,甜润爽口,凉喉解渴,其色、香、味俱佳,深受潮人的喜爱。
端午时令气候炎热,蚊蝇滋生,病邪袭人,在缺医少药的岁月,古人采取“时节做时@”的既美食又防病的科学加工制作@食方法,以达到“时令防时病”的目的,时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栀子,清热泻火,除烦解郁,凉血解毒,主治胃中热气,泻三焦火,除时疾热,去热毒风等功效。潮汕人家端阳食栀@,清积热,祛疫疾,助消化,称得是时令的保健@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