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男人去辫留短发,开始有用毛油梳发者。当代发油多种,发式多样,h油、染发、曲发者甚多。
潮汕农民常随身的方格水布,是多功能的用品,也是饰品,80年代以后,因生产生活条件变化才少用。妇女儿童的头脚手饰,除50―70年代较为简单外,均有不少花样。清代妇女幼留发辫,15岁梳髻加簪饰、扎红绳、挂手环、婚后打鬃、插搔头、莲蕊,挽面毛,涂脂擦粉;小女自七八岁起穿耳孔挂耳环至终生;男孩也有挂脚环、戴手镯者,稍长即卸去。民国时期,有钱人流行挂戒只(有金、玉、银)、项链,成年男女喜戴玉手镯。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简朴,人们趋向务实,实用的手表流行。80年代城市青年女性,从头部至四肢,妆饰各显各人喜好,直至隆胸、耸鼻、割双眼皮,已将外饰发展至对形体的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