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老汕头眼中的国庆日中山公园

 

 

  在金砂公园、华侨公园、龙湖乐园开放之前,中山公园一直是汕头人乃至大潮汕人民国庆、重大节日首选的旅游目的地。许多老潮汕人在中山公园留下许多美好而难忘的记忆,中山公园某种程度上已成为相当多汕头人集体记忆的标记,见证了汕头的发展、人民文化生活的丰富和改善的历程。

  “当中山公园还在‘收费年代’的时候,每年国庆、春节政府都会牵头定主题办活动,那时的中山公园独树一帜,节假日人们都会往这里涌,热闹非凡。”在中山公园工作了将近三十年的杨锦壮副主任说。据杨主任介绍,中山公园从上世纪70年代在草坪地上播露天电影,到80年代邀请中央乐团来园表演,到90年代举办灯展灯谜,普天同庆的国庆节里,中山公园在市民的生活中总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吸引着众多“老汕头”。纵使从最早时期的门票每人5分、1元到现在的免费开放,节假日里的中山公园彩旗飘扬,形式多样的园区布置,木偶戏、剪纸、灯谜等民俗文化活动依旧是不变的主题。

  黄伯是家住在中山公园附近的年过八旬老人,中山公园于他,用一句网络流行的话来概括,就是“最爱去的休闲地,没有之一”。听黄伯讲述,初建成的中山公园,园里的一角“大同”,只有老汕头人才熟知它。那时的大同,叫“大同游戏场”,每到节假日,活动内容十分丰富,有潮剧、正字戏、有时还有汉剧、杂技、话剧、放映电影,还设有游艺场和灯谜台。“是当时汕头埠老少向往的地方,鼎盛时期有八台戏同时演出,多棚赛戏,让老戏迷过足了瘾!”回忆起从前的中山公园,黄伯无限遐思。“当时的露天戏场,一碰到下雨,观众们常常躲避不及,狼狈不堪,故民间有句俗语说‘大同做戏天就知,锣鼓一响雨就来’。”提起“大同”,黄伯更是眼神一亮。以前的中山公园,还有黄伯爱去的讲古台、象棋擂台,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的放烟花。“以前汕头节假日一放烟花,都是在中山公园。那时的公园啊,挤满了来看烟花的市民,人山人海,火树银花,一片喜庆。”

  现在的黄伯,除了每天必到公园晨练,就是偶尔带几个孙子来逛逛了。黄伯告诉记者,现在市区的公园也多了,可自己还是喜欢来这边,“那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他说。现在的中山公园,节假日依然有节目表演,只是节目更多元化了,“街舞”、“溜冰”更具青春气息;增设的儿童游乐设施,让更多的小孩有了玩乐的好去处;2011年开映的4D动感影院,为不少市民带来前所未有的新体验;动物园引进的新鲜品种,各式节庆表演也不断成为令人炫目的亮点……“年轻时候的我来公园拍个照多难,现在我的孙子用手机随便一拍,就能为我和公园来个合影。”一言一行,无不透露出一个八旬老人对中山公园炙热的情怀。

  中山公园历经八十多年的沧桑,留下了一串串历史足迹,见证了汕头的时代变迁,积淀了潮汕人民爱国爱乡的故土情结,伴随着许许多多人的成长历程,承载了汕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新中国65华诞到来的喜庆日子里,为祖国美好的未来献礼。

  本报记者 陈若萱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来源:汕头日报   责任编辑:蔡英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牛肉丸果条

潮汕搞笑短剧:浪漫的代价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