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汕头开埠以来潮汕文化的演进

    潮汕文化是中华一个富有特色的小分枝,它形成于明清两朝。

    汕头开埠以来,由于历史条件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潮汕文化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因素,内容空前丰富,色彩日趋鲜明,影响更为广泛。

    在潮汕文化的诸特色,最突出的是潮人的文化心态,即勇于开拓.善于经营和高度的凝聚力。这三者虽然在开埠以前已具雏形,但它们的发扬光大,为举世所瞩目,却是开埠以来这一百多年间的事。

    潮人成批移居海外,始于明.清两朝。由于当时的朝廷长期实行闭关政策,海禁森严,不可能形成规模,人数也有会太多。开埠以后,形势大变,一百多年来出现的多次大规模移民浪潮,形成目前人口本土一千万海外一千万的壮丽景观,使潮汕地区成为全国著名的侨乡。据统计,长期以来全国各地移居海外的华侨.华人三千多万,海外潮人竟占到其中的三分之一左右!这显然是无与伦比的。

    潮人善于经营,世界知名。但这个知名度是开埠以后才逐步形成的。在此之前,潮人的经营才能主要表现在商贸活动中,且多为小商小贩,不登大雅之堂。开埠以后,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情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是经营领域日趋广泛,除传统的商贸外,还向金融.房地产.工矿企业.交通能源.高新科技等领域大举进军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二是经营范围越来越大,在众多的小业主中涌现了一批大银行家.大企业家,有的已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富豪;三是经营地域越来越广,由东南亚地区迅速扩展到西欧.北美等地,使潮人企业家的足迹遍及全世界。

    潮人凝聚力之强,亦为世所公认。凝聚力源于宗法血缘,又与移民群体现实生活的需要密切相关。潮人先辈多为中原移民,他们的陌生的南海之滨不得不聚族而居,互助求存。明.清时期潮汕地区地峡人稠,许多贫苦农民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抛弃妻子移居海外,到更为陌生的环境中去艰难拼搏。他们在异国他乡,形单影只,更需要乡谊和亲情。所以,这种凝聚力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根源,由来以久。开埠以前,海内外各地就有不少潮人建立的会馆社团,旨在互通声气,敦睦乡谊。但是,它的巨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却是开埠以来这一百多年的事。这方面的感人事例不胜枚举,其中最突出的,一是海外潮人寄回家乡的“侨批”,持续时间之长,数量之大,金额之巨,堪称中华一绝;二是海内外各地的潮人社团,数量之多,难以胜计。近年来,在各地轮流召开的“世界潮团联谊会”,已历八届,其声势之浩大,影响之深远,只有客家人差可比拟。

    开埠以来,潮汕文化的发展变化是多方面的,限于时间,不再祥谈。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略申述。

    潮汕文化当然也是源远流长,它的某些组成部分确实是古已有之。但从整体上看,它是一个晚出的文化,是中华文化大系统一个新生的分枝。长期以来,人们谈起潮汕文化的形成,总是喜欢说天历史如何悠久,有是说它形成于明.清之间,有的说它形成于两宋,有的说它形成于隋.唐,有的甚至说它形成于秦.汉之际……似乎是越古老越 ,越光彩。这显然是传统观念在作怪,并不符合实际。其实,文化象人一样,并不是越老越好,晚出和新生正是潮汕文化的优势所在。中华文化之所以历久常新,原因正在与此。

    文化是人的创造。每一个稍具规模的地区,都有一定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潮汕地区土地面积一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千分之一,人口一千万,约占全国的百分之一。相近规模的地区,目前全国至少有一百个以上。但是,即使在所谓“文化热的今天,在类似规模的地区中,以地区命名的文化尚不多见。因此我们的潮汕文化研究,近年来在各方大力的支持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人持有异议,认为是虚张声势。1989年,我的《有关潮汕文化的两个问题》一文,虽经广东社院院长.老友张磊的大力推荐,该院院刊《学术研究》的同仁仍拒绝发表。我在北方工作的一位老同学,看了这篇文章后,来信说:“你老兄真会写文章。”不料,1994年,饶宗颐先生又提出建立“潮洲学”的建议,于是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了潮洲学的国际会议,在我们这里办了《潮学研究》。“潮学”.“潮学”,谈何容易!我身在事中,不胜惶恐!要使潮州地区的文化研究成为一门海内外学者所公认的学问,前提是必须有几个既独特,又具有全国意义的研究对象。例如,徽州学的研究对象有徽商于乾嘉皖派,泉州学的研究对象有海外交通与世界宗教。我们 潮州学有什么相应的东西?总不能抬出潮州菜和工夫茶吧。我看,本文所列举的潮人心态的三大特征完全可以拿出来,它们是潮汕文化的主要标志,也是潮学研究的主要基石。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爆笑喜剧:打电话-2011贺岁片

潮汕爆笑短剧 ②(10月最新)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