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潮汕主粮:稻米


    日常食俗是指日常饮食食品的内容、式样、制作方法、品味和特色等。包括主食、副食、小食、菜肴、典型食品诸多方面。观察了解一个区域的日常饮食,就能较为全面俯瞰该地区的食俗概貌。
    旧社会潮汕平原农业人口占80%以上,居民以务农为主,以捕捞业和手工业为辅,能在城市、埠头经营商业的人数极其有限。故其日常的饮食结构是稻米为主粮,番薯为主要杂粮,蔬菜、腌制品、少许的禽畜肉及海鲜为菜肴与我们天提出的“平衡饮食,营养搭配”,把茶酒饮料和水果都纳入饮食结构的要求,不可同日而语。
    稻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栽培种植,已有八九千年的历史。稻与黍、稷、麦、菽,古代统称“五谷”,并把它作为生民主食,这与人体的养生需要相符合。谷物的主要成份是淀粉,(含70%以上)一经进人人体后就转化为糖,是人体热能的基本来源。谷物中7%-10%的蛋白质,也是人体所必需的。《黄帝内经》认为人是气的产物,气是从谷物饮食得来的,“人受气于谷,谷人于胃传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故《黄帝内经・素问》提出“五谷为养”,把谷物饮食作为人体生存长育的第一要素,其他食物都是辅助或补充。金元时代四大医学家之一李东垣也认为气是人体健康之本,而“气”分元气与谷气两类。元气指先天各种物质功能,谷气则指五谷进食后所产生的营养物质。
    各种谷物甚至是同一种谷物,各地因烹制方法或制作的食品不同,相沿成习,就形成不同地方的食俗。潮人把普通稻米舂成粉制成棵皮,再把糯米拌配料蒸熟后做馅,捏成棵胚,用桃形棵模印出后蒸熟,便是桃棵,于节日祭拜祖先神佛后进食。这种米包米果品的饮食为外地所少有,所以它是潮汕的食俗。
    古文献有“黄帝蒸谷为饭,烹谷为粥”的记载。但如何“蒸”与“烹”,初时可能相同或相似,久了就会有同有异。潮汕煮干饭的“糇饭”(捞饭)做法,在其他地方也罕见。糇饭是煮饭时多放些水,至煮熟时用铁线或竹篾编成的笊篱(近似漏勺)将所需的饭捞起,沥去饭汤后装入饭钵或饭桶。剩下的再煮片刻就成稀饭。若不需稀饭则只留下饭汤。采取此法大略有几个原因:1、家庭中有人要吃干饭,有的要吃稀饭,有的要先吃干后吃稀,这样能全面兼顾,各取所需2、以前一些较有钱的大家庭,家中普遍蓄养婢女、佣人,他们的饮食要比主人档次低,且旧时代米贵,所以主人吃干饭,佣人吃稀饭。3、糇饭软硬易控制,家中有老人、小孩或肠胃病的,夷烂一点较适口、易消化。4、糇饭煮出的饭份量比焖的多,所谓“焖三糇四”。
    糇饭的缺点是失去部分谷物中的营养成份,其次是口感没有焖饭的香,因此身体健壮、消化力强的中青年不喜爱吃糇饭:
    潮汕的蒸饭除用蒸笼蒸大葫饭外,还有把蒸笼分成几层,每层是一个薄箕筐,箕筐上摆满盛着米配水的小钵子,统一蒸食。民国时期农村到县城读书的内宿学生,大多吃这种蒸饭。采用此法是由于旧社会米珠薪桂,学生中有家庭富裕的与贫穷的,有饭量大的与饭量小的,有要吃硬饭的与要吃软饭的等等。因此学生自备饭钵(多为陶钵),并在钵的外边写上名字,自己放米、淘洗、放水,然后放人箕筐。这种饭洗米后浸和蒸的时间都很长,极不好吃,消化系统差的有些人吃后患了胃病。旧社会学校毫不关心学生的膳食,学校食堂人手少,管理差,敷衍应付了事。这种蒸小钵饭的形式仍出现在文革后期的一些社会公共食堂中,后来才被淘汰。
    用米煮成稀饭,也叫“粥”,潮人则称为“糜”。潮人喜爱食糜和一天吃两餐至三餐糜的习俗,已成为对稻米的食俗。粥是古人食用谷物的一法,很早就有了。《左传・昭公七年》(公元前580年)载:“檀(稠粥)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反映当时粥是用来糊口充饥的。清人阮葵生《茶余客话》“粥赞”有首“粥诗”,陈海昌相国尝诵其中的《煮粥诗》:
    煮饭何如煮粥强,好同儿女细商量。
    一升可作三升用,两日堪为六日粮。
    有客只须添水火,无钱不必作羹汤。
    莫嫌淡泊少滋味,淡泊之中滋味长。
    (此诗或以为明代张方贤作:见《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引自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
    这首诗无非是在述说吃粥可以节粮省钱,淡泊宁志。当然,这只能是对于贫穷者而言。潮人喜爱食糜,缺少粮食是一个主要原因。潮汕在明清时,已是人多地少,粮食严重欠缺。解放初土改时,潮汕农村人口平均每人只有三分田地。旧社会,大量无地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高租重息,加上官府盘剥,苛捐杂税名目繁多;潮汕地区又经常有台风、水灾侵袭,造成农田失收,这一切灾难,都落在广大贫苦农民身上。民国时期租种地主两三亩田地的农民,收冬之后吃不够两三个月,就已缺粮断炊;农田歉收时,有的农民收割的稻谷还不够用来交纳田租和偿还各种欠款与高利贷。在那样艰苦的岁月,能够维持三餐有粥吃的,一般需要中农,而农村人口最多的是贫农,他们基本都是缺粮户,必须兼用杂粮才能维持三餐。即使是食糜,也要掺进蔬菜、番薯,还要多放些水把糜煮稀。农民在收冬割稻时,大都是把饭挑到田头,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吃到几顿干饭,以对付终日不停歇的高强度劳力付出。粮食匮乏,形成潮人长期食糜的习俗。
    食糜固然是节约粮食充饥果腹之需,也有益于肠胃消化和人体吸收。佛寺和尚既因佛门清苦,又悉粥食之益,故推祟吃稀粥。经书说食粥有善除饥、消渴、消宿食、大小便调适、除风患等五大益处。《摩诃僧祗律》归纳出食粥“十利”:
    1.姿色,姿益身躯,颜容丰盛。
    2.增力,补益旭羸,增长气力。
    3.益寿,补养元气,寿算增益。
    4.安乐,清净柔软,食则安乐。
    5.辩说,滋润喉吻,议论无碍。
    6.除风,调和通利,风气消除。
    7.消宿食,温暖脾胃,宿食消化。
    8.辞清,气无凝滞,辞辩清扬。
    9.除饥,适充口腹,饥馁顿除。
    10.消渴,喉吻露润,渴想随消。
    佛门重粥,并把粥称为“药粮”,有其渊源。相传释迦牟尼成佛之前,因他苦修多年,人瘦如柴,精疲力竭,思想动摇。这时遇见一位牧女,给他送来了乳糜粥,使他精气恢复,继续端坐修炼,终于在十二月初八日在菩提树下人定得道。释迦牟尼成道之日便吃了八宝粥。随着佛教传人中国,汉族地区把十二月初八日称为腊八节,要吃八宝粥,此俗从佛寺传人民间。据《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载,八宝粥是“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其他古籍另有说法。
    古人认为多食粥是老年保健的重要方法,宋代陆游的《食粥》诗云;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当神仙。
    金元四大医家之一张从正《儒门事亲》认为四肢厥冷症患者,可用粥食调节。清代著名养生家曹庭栋在其著述《老老恒言》(又名《养生随笔》)十分推崇食粥,认为“粥能益人,老人尤宜”,“每日空腹食淡粥一瓯,能推陈致新,生津快胃,所益非细”。并述说了“食粥宜忌”:“就调养而论,粥宜空心食,或作晚餐也可,但勿再食他物加于食粥后。食勿过饱,虽无虑停滞,稍觉胀胃即受伤。食宁过热,即使微汗亦足通利血脉。食时勿以他物侑食,恐不专收其益,不获己,但使咸味沾唇,少解其淡可也”。该书共五卷,其中第五卷为“粥谱”,对煮粥的择水、择米、把握火候等事宜都作叙写,并详细记述100多种粥的煮法。
    潮人虽因缺粮而食粥,但对粥能滋肠润胃,易于被吸收和消化,也深有所知,如给病人吃粥,让老年人多吃粥。潮人凭生活经历,还总结出“夜糜坠火”的经验。因熬夜能积火易患病,所以在熬夜时煮两碗稀粥配点杂咸,消除积热火气,免于得病。从宋代潮州先贤吴复古劝苏轼熬夜食白粥养生之事,说明潮汕食糜习俗由来已久。据《食物本草》载:“苏轼帖云,夜甚饥,吴子野(即吴复古)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也。”
    潮人喜爱吃粥也跟气候有关。潮汕属亚热带地区,气候湿热,夏秋田间劳动出汗多,吃粥既可消渴,又增加了人体中的水份。
    潮汕食糜的传统习俗,至今仍存在,当今城市乡镇的早点已很丰盛:包子、馒头、油条、油饼、豆浆和牛奶等,应有尽有,但大多数人家仍喜欢在家食糜。由于现在粮食充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糜的内容也丰富多彩:皮蛋糜、田鸡糜、鳝鱼糜、鲳鱼糜、过鱼糜、肉片糜、蟹糜、蚝糜、鱿鱼糜等等。糜有二种泡制形式,食肆饭馆是先煮好干饭,再把顾客所点的糜料,放到鼎里夷熟并加配料、调味料后,才泡人干饭夷滚。家庭的食法较多是将糜煮熟后把主料、配料、调料都放进锅里一起夷。前一种便于掌握销售,按价投料,虽然汤水好,但没有一锅夷的浓香。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戏骗子

潮汕故事剧:咸蒜头与发廊妹(二、三部)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