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产婆:昔时接生员



    相传清乾隆年代就有专为孕妇分娩的产婆,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了。

    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以前,潮汕人家,每逢孕妇分娩,居多是世代相沿的自家接生,富裕人家才专门聘请产婆来家为临产孕妇帮助接生。分娩时产婆都沿袭着传授的坐跪、站立等方式接生。新生儿呱呱坠地之后,凡是男婴,产婆就惯用“毛笔杆片”为婴儿切断脐带,象征着将来长大识文墨,会做官;如果女婴,惯于采用“破碗片”或“家用剪刀”断脐带,象征着长大成为善于料理家务的贤淑妇人,会针工。脐带切断包扎后,一端附着胎盘的就用稻草包扎起拿到村外种落于土地上以表示落地生根,开枝发叶,子孙繁衍;也有的将胎盘包扎后装入陶瓮中藏在房子里的眠床底板下。产程顺利时,产婆就初步完事,产家必应奉送“红包”。一般为三天后产婆要上门“巡脐”(当代称“家庭访视”)。“过腊”、“开腥”、“满月”,产家都要请产婆“吃甜丸卵”或“甜面”,有的还再奉送“礼品”或“红包”以深表感谢。

    潮汕乡村产婆,绝大多数是家传得技,在乡间或邻近乡村受聘为孕妇接生,技法粗陋,很不安全,如产妇分娩过程出现胎盘滞留,则施行“扁担”来按压产妇的下腹部,企图借以促使胎盘尽快剥离排出体外,这是不科学的。由于产婆用力牵拉等原因导致产程阴道大出血,出现昏迷,虚脱等垂危症状,尤其遇到难产时,产婆更是束手无策,致母婴命丧黄泉的时有发生,故民间流传着:“妇女生仔是一边眠床,一边棺柴(材)。”“姿娘生仔如度鬼门关”。

    产婆采用“家用剪刀”、“破碗畔”、“毛笔竹杆片”为婴儿切断脐带,又不懂消毒方法,故破伤风杆菌很容易乘虚而从脐带断端侵袭新生儿体内,经过4至6天的潜伏期,破伤风杆菌所产生的外毒素,侵袭着新生儿的神经细胞引致破伤风。潮俗称“脐带风”、“四六风”、民间通称“着锁”(六日锁、七日锁)。世俗相传称谓“唔过腊”。如民国时期,澄海县莲阳兰苑村农妇杜儿宝产育9胎,有7胎新生儿因受破伤风杆菌感染致患脐带风,所谓“唔过腊”而夭亡。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随着西医西药传入潮汕,汕头埠才逐渐有助产士施行新法接生,但潮汕广大城乡仍然依靠产婆沿袭着旧法接生。

    解放后,党和政府关心妇婴健康,潮汕各地分期分批对235名产婆进行改造、组织技术培训,至上世纪50年代初,潮汕各县(市)共培训新法接生员10357人,全面推行新法接生。产婆这个“产业”随之也永远消失了。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 上一篇:结拜礼俗
  • 下一篇:哭丧须用书面语
    •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水鸡秘密

    潮汕故事剧:唐伯元故事(全场)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