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潮汕人怎样闹元宵(一)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各位听众,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当晚称元宵,故也称为“元宵节”,俗称“十五夜”。潮汕的元宵节期间,城乡各地都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今天的《工夫茶座》节目里,我们给大家介绍潮汕地区元宵节的民俗活动。

  听众朋友,元宵节是我国民间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起源于二千多年前的汉朝。但是,汉朝的上元和后世的元宵节仍有所不同,一直到了唐朝以后,才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元宵佳节。上元本是道教的名称和节日,而唐朝奉道教为国教,为祭祀道教三官中上元天官在正月十五的诞辰,便举行了种种节日活动,规定“闹元宵”时间为正月十四至十六。在这期间要举办盛大的灯会。到了北宋初年,元宵节由三夜扩为五夜,起于十四,止于十八。元明清三代,元宵仍然是一个重要节日。明朝时规定,官员春节放假五天,冬至放假三天,元宵节放假十天,足见这个节日受重视的程度。直到现代,元宵虽然已经不再是例定节假,但在民间依然倍受器重,特别是在广大农村老百姓心目中,如果没有闹过元宵,春节似乎就没结束。“元宵节”,俗称“十五夜”。潮汕的元宵节期间,城乡各地都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汕头的孔先生向我们介绍说:

  “潮汕的元宵节以正月十一日上灯起,正月十五为中心,到正月十八日落灯止。在这段时间里,城乡各地都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项目,如游灯、看新娘、办丁桌等。”

  “游花灯”即是由民间组织及各行铺出资制作花灯,晚上穿街过巷游行。花灯队伍前导为火把、龙灯,接着是潮州小锣鼓和花灯屏,末尾是1只五彩凤。潮汕花灯不同于北京的宫灯、上海的龙灯和广州的走马灯,其形式多种多样,风格独特,有纱灯、活景等。花灯题材有花果、虫鱼、鸟兽和戏剧、民间故事人物等。潮汕花灯多时达百屏,故有民歌《百屏灯》流传。歌词从“头屏董卓凤仪亭,貂婵共伊在戏耍,吕布气到手槌胸”一直唱至“百屏拜寿郭子仪”才结束,就是对历史上潮汕花灯盛况的写照。汕头的孔先生介绍说:

  “除了游花灯,大街小巷、院落和祠堂等也无不张灯结彩,挂各式各样的莲花灯、梅花灯、鲤鱼灯、走马灯等。故这一天潮人无论男女老幼,都早早祭祖用晚餐后便上街游览赏灯,到处人山人海,欢声笑语,一派热闹欢乐的气氛。”

  潮汕元宵游花灯,历史悠久。明嘉靖刻本潮剧《荔镜记》取材于潮州民间传说。说的是明朝泉州人陈三探亲途经潮州,适逢元宵上街赏灯时偶遇黄五娘,两人一见钟情,经过一番波折,终成眷属的故事。在第六场《五娘赏灯》中就对当时元宵夜潮州游花灯的情景作了具体地描写:“元宵夜,有十成,赏灯人,都齐整,办出鳌山景致,抽出王祥卧冰,丁兰刻母,尽都会活……”。由此可推知,潮汕元宵游花灯至少已有四百多年以上的历史。至清代,潮汕游花灯更盛。清乾隆《普宁县志》载:“城市街巷以至乡寨皆点花灯,寺庙多有灯会,放大梨金、菊兰、落地梅等花。”清嘉庆《澄海县志》引旧志云:“十一日夜起,各神庙张灯,士女嬉游,放花爆,打秋千,歌声达旦。”清代元宵游花灯以潮州最为有名。清初潮州青龙庙兴起后,每年游安济圣王时也游花灯,一连三夜。最后还要把花灯集中在一起,组织各方人士进行评比。年复一年,精益求精,使潮州花灯闻名远近。

  潮汕花灯屏的制作,在清末时已达到较高水平。宣统二年,潮州花灯艺人杨云楼、杜松制作的《红楼梦》、《白孟玉》两屏花灯在南京举办的全国花灯比赛中获了奖。1926年,新加坡华商为迎接英国皇太子莅埠,特聘潮州花灯艺人林乐笙制作《凤仪亭》等十屏花灯,受到皇太子的赞赏,并被送到伦敦皇宫内陈列。后来,又有《哪咤闹海》、《陈三五娘》等五屏花灯送加拿大展览,使潮汕花灯驰名海内外。

  近年来,每逢元宵佳节,潮汕三市及所属各县都举办过大型花灯展,吸引了海外乡亲回乡观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香港亚洲电视台和翡翠台等多家媒体都有作专题报道。1990年,潮汕地区应新加坡恒美商行邀请曾前往新加坡参加“春到河畔迎新年”活动,共展出三百多盏具有潮汕地方特色的花灯,受到高度好评。当地《联合早报》赞扬说:“潮汕花灯大会串出尽了风头”。汕头的孔先生说:

  “除大型游花灯盛会以外,家家户户都有吊喜灯的习俗。因潮语”灯“和”丁“同音,点灯和添丁是近音,所以潮州人认为点灯即为添丁的佳兆,是”人丁兴旺“的表现。”元宵此日,人们纷纷提着灯笼、备齐纸银香烛,到乡中神庙“点灯”回来,分别吊在家里的神龛和床头,这就叫作“吊喜灯”。此外,如果去年元宵以后生了男孩的,农历正月十三日起家人就必须挑起一对红灯笼,并在灯屏下贴着红纸写上姓名,欢天喜地挂到乡中宗族祠堂的灯架上,以此象征着家中添了丁。每晚家人要抱着孩子到祠堂里,一面往自己的灯笼里点燃蜡烛,使灯笼通红,一面接受周围乡人的祝贺。元宵夜更是庄严、热闹。

  过去,潮汕乡村凡上年生过男孩的人家,元宵夜还要在祠堂设宴请客,以庆“出丁”,俗称“做丁桌”。宴客时有两种席式:一种叫“龙船席”,即是用好多只方桌连结起来,客人围在两旁吃饭,形同划船;另一种叫“走马席”,即无论亲朋疏厚,还是不认识的人都可以进来吃,吃完就走,主人再重新摆上菜色,等待另一批客人的来临,接连不断。这后一种席式一般是较有钱且较慷慨的人家才会这么做。过去,潮州人攀比心强,爱面子,凡生了男孩的人家都十分注重办丁桌,并以办得体面为荣。即使是贫苦人家,为了不失面子,也四处借钱,造成负债累累,个别甚至忍痛卖了哥哥,将所得之钱银用来应付沉重的办桌费,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阿细卖阿大”这一俗语的来历。解放后,由于时代在前进,思想在进步,潮人虽仍有元宵办丁桌的习俗,但多改为在自家里进行,并且仅限于宴请较亲的亲戚和较好的朋友,丰俭由人,无人计较。

  元宵节这一天,乡村中多有设坛拜神活动。各神庙宗祠灯火齐明,烟雾弥漫,善男信女争先参拜,拥挤异常,热闹非凡。神坛前所摆设的鸡、鹅、鸭、糖果、@品、花烛、潮州柑等祭品被视为神物。参拜的男女纷纷卜取祭品,取回家中,这就叫做“求喜物”。人们认为用了这些神物后,就可以让家门平安、添财添丁。卜取神物回家的人家,明年要照还或多还所拿的神物。于是有些人便乘拥挤之机会,偷偷拿走坛前的@品回家吃,意谓“吃兴盛”。

  元宵节,潮汕大都有行桥度厄,祈求平安的习俗。这种习俗大约明代万历年间开始在潮汕流行。万历本《荔枝记》里,载有黄五娘的一句宾白:李婆,夜昏正月十五,天官赐福,人人头插柳菁,去体(睇)灯行桥,四季平安利市。已言及行桥祈平安的习俗。此后,历代方志都对此有所记载。清代顺治年间的《潮州府志》记载说:“(上元)节时妇女度桥投块,谓之‘度厄’”。乾隆年间的《揭阳县志》记载有:“(上元)妇女儿童度桥投块,谓之‘度厄’”。如今,这种习俗在潮汕一些地方还保留着。在揭阳,元宵节这一天,男女老幼争先度桥,男青年祈望日后娶贤妻;姑娘祈望嫁个好夫婿,产男孩;老者则祈求健康长寿;小孩则祈求长大成人。在普宁洪阳也有“十五夜行头桥”的习俗。“头桥”即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太平桥,其两侧栏杆两端都有两头石狮。每逢元宵夜,男女老幼共同走过太平桥。过桥时不可回头,否则“回头不吉利”。过桥的人们还常伴有摸石狮子的习俗。正在读书的小孩喜摸石狮鼻,谓“摸狮鼻,写雅字”;未婚的小伙子喜摸狮肚,谓“摸狮肚,娶雅妻”;而已怀孕的妇女则喜摸狮耳,说是“摸狮耳,生阿弟”。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爆笑喜剧:西游记(第四集)

潮汕爆笑喜剧:学话-2010贺岁片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